阅读历史 |

第26章 李百骑如愿以偿(2 / 2)

加入书签

只能说,不戴近视镜的反而成了稀少数。

有人说,这是因为电子产品的普及。

或许吧。

但现在孩子的户外活动太少了。

以前的孩子出门玩跳高,跳绳,倒立贴在墙上比时间长。

翻跟头,拿着棍子打来打去,上树掏鸟,下河摸鱼。

现在总怕被人拐走,总怕碰到,伤到。

以前的孩子受点小伤回去说出来,还要挨训,被说怂。

以前的孩子,骑猪,骑羊,骑牛,骑驴,骑马,骑骡子……

现在的孩子看电视,打游戏,上辅导班,玩手机,刷视频……

吃零食。

没有了一点孩子的朝气。

村子里相对好一点。

王许觉得可以开一家小学,一家不一样的小学,来个投石问路,看看这个社会的反应。

既然决定,那就搞。

要有自己的特色。

王许刷视频,经常刷到,得到呼声最多的一个要求就是把中华武术加进去。

但是有的学校把太极拳代替广播体操。

但目前几乎没有真正将武术加入进去。

因为现在的孩子娇贵,练武难免受伤,这个不好应付。

这也是一个巨大的阻力。

小孩子不懂轻重,很容易伤到。

所以现在加进去难度确实大。

但对于王许来说不算什么。

他就办一所王村小学。

招收王村的孩子。

没有那么多弯弯道道。

再说管理起来没有那么难。

文化课,高薪请好老师。

武术课这个就从这边找就行。

另外,王许还要开一门中医课。

小孩子可以从小认识认识中草药。

药性等。

就如美术课,毛笔字课,音乐课,体育课一样。

每周一两节课。

时间也不长。

趣味教学。

还要教他们骑马。

王许回到王村住。

一路上想出不少想法。

另外就是建造学校的地点,就在村边,在王村、三里庄以及杨村三村的交汇处。

那里一块地方不错。

反正王村之前的小学教学质量也不行。

小孩子学习一般都不好。

而且家家户户的教育观念也不强。

只有少数重视教育的,都送到县城实验小学。

明天就开工。

第二天。

王许早早起来,画出图纸。

因为有百年级的木匠能力,各种建筑,各种布局,脑海里很多。

很快就找到一个很不错的。

越看越满意。

环境要好,这个对于王许来说很简单。

有操场,草地。

至于户外课可以去野猪山。

教学楼。

不住宿。

有食堂。

有教室宿舍,这个考虑到从外面找来的老师。

厕所。

等都是最高规格。

建造就交给了村子里的建筑队。

对,王村现在经过装修,经过改建,已经有了一支自己的团队。

人数不少,效率也很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