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12 盛世?(2 / 2)

加入书签

一个月之后,各省府道州县都收到了这道新鲜出炉的圣旨。

读书人们讨论的很热烈:

“皇上圣明,开禁言路,我辈的春天到了。”

“这是一种自信,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哎,赵秀才白死了。”

赵秀才是文字狱的受害者,前年因为一首“反诗”被斩首示众,三族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

苏州府,此事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要论文化兴旺,恐怕苏州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经济的高度发达,反哺了教育事业。

读书人多如牛毛,秀才举人遍地走。

以一府之地,承包了大清朝四分之一的状元。

府城的几家官绅,已经开始整理藏书了,想在朝廷那露个脸。

按照惯例,先响应朝廷的都会有甜枣吃!

彭家精心挑选了300多册善本古籍,王家拿出了200册罕见的宋明图书。

苏州知府连忙登记造册,派专人呈送礼部。

而苏州织造普福,也密折上呈乾隆,大拍马屁。

密折中大书特书,江南地区官绅士子对于解禁文字狱的欢呼雀跃。

李郁也听说了这事,因为勾栏,茶馆的读书人都在聊。

他约了福成,一起郊外打猎。

二人各携带了一杆火枪,还带上了随从。

火枪是福成出面从绿营借的,挑选的两杆质量相对不错。

为了拍他爹的马屁,太湖协副将还派了一个绿营兵负责教他们打枪。

这是一杆重型火绳枪,兵部监制下发的。

绿营兵装备的火绳枪大多质量低劣,少有的一些精品都是配发给了将官的亲兵。

……

“这枪也太烂了,半天都打不了一响。”李郁故意很嫌弃的抱怨。

“京中火器营装备的枪比这精良,威力射程做工好多了。”福成是见识过的,他是在京城长大的。

“有燧发枪吗”

“我大清军中不装备燧发枪,发火率太低了,不如火绳枪可靠。只有王公大臣打猎时,才用燧发枪。”

“这么说,燧发枪不是不好,是太贵了吧”

李郁这一问,把福成问愣住了。

被派来教打枪的绿营兵赶紧往前两步,表现一下:

“两位小官人说的都对,燧发枪造价高,火石打上三四十发就要换新的。若是装备起来,太贵了。”

不远处的林子里,一只兔子窜出。

李郁抬起枪,虚瞄一下,吹燃火绳。

然后扣下扳机,一秒后,枪口喷出火焰,感觉到了明显的滞后。

因为是打猎,塞得是铁砂,增加命中概率。

兔子原地翻滚了一下,鲜血染红了皮毛。

福成催马上前,又补了一枪。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