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章 忽如一夜北风紧1(1 / 2)

加入书签

翌日,杜少琼在外书房等来了书坊的掌柜,

“于大叔,多日不见,近日可好?”

原来这位掌柜姓于,单名一个彤字。他原是落魄秀才,因时运不济,得罪了仇家,手指被人剁去了一根,从此之后便绝了仕途之路。

因他素来自傲,一时万念俱灰,自思满腹才学无处施展,竟跳海自戕,又被渔家所救,倒遇上了一番姻缘,便也重新振作。

杜少琼机缘巧合之下与他结识,便聘他做了书坊掌柜,一力将印刷制版等事并书铺售卖之责都尽皆托付与他。

杜少琼把精力主要放在读书上,除了负责出钱,再就是拿主意,至于何种原料、何种工艺能印出好纸,如何稳定地印刷彩色纸张、卖什么书,杜少琼也只是略知一二,说给于彤之后,他便领着一众娴熟工匠一一摸索,至于具体的运营管理之事,也是他出力颇多。

若没有这位精明能干的掌柜,这书铺杜少琼是绝无法同时兼顾读书和这一摊子生意的。

因此他心里十分感激。

于彤并不因杜少琼年纪小而拿乔,反而十分恭谨地行礼,只是他生性桀骜,因而寒暄两句便笑道,“不知进士老爷唤我前来有何吩咐?”

杜少琼一愣,“想不到于大掌柜怎么也学舌了?这是何故?”

于彤只道,“眼见老爷如今喜事玉成,倒把这偌大的一大摊子生意都舍了出去,定是要闭门读书,想来明年会试,必是榜上有名,此时我提早叫了,老爷你也好早日习惯。”

“好吧,于老翁如此说,那也便罢了。只是今日说了这两句,已是够了,到了外面万万不可胡说,免得别人不知内情,倒骂我轻狂。”

于彤今年三十有八,膝下小儿仍是垂髫幼儿,杜少琼偏偏叫他老翁,反正你总是要老去的,我便提前叫了,你也好早点习惯。

二人对视,彼此心领神会,哈哈一笑。

于彤便拱手行礼,应下便是。

杜少琼便道,“月前,我便与你说了,婚后我便要专心闭门学习,这会试可不是好考的,那可真真是万中取一。家中内子,既是昔年探花郎之女,家学渊源,又生性聪慧,这书坊之事,自当由她打理。”

于彤点头,“正是这个理,只是您编撰的那一系列科考参考用书倒是可惜了,倒不是为了挣那两个钱,只是这对于您的名声大有好处,凭此一书,广施恩泽于天下读书人,又收拢了多少寒门弟子的感激,来日,这都是您的助力。”

杜少琼笑骂道,“这个道理我岂不知?只是你且说,这书是由进士编,来得好,还是一个小小举人编的好呢?若我不能考中进士,这一切都是无根之萍,空中楼阁而已。再说,一年之后,又是多少新素材?”

他再次给林黛玉打包票,“你也不用太过担心,内子她的聪明才智更在我之上,单单是过往不忘这一项,便让我望洋兴叹,自愧不如了。若这女子也能科考,她毫不费力便可高居榜上,倒不必我绞尽脑汁、苦读不辍。只有一项可惜,毕竟长于深闺之中,抬头所见不过那一院的天空,什么登山远眺、赏日出喷薄之美更是大逆不道之语,所以正需你这样见识广博的人从旁给她协助。”

说到此处,杜少琼真心觉得可惜,这世间之美,不能与黛玉共赏,实在是少了几分趣味。

于彤忙道不敢不敢,连说自己一定会尽心竭力辅佐夫人,将这书坊办好。

杜少琼这才又说道,“我闭门读书的这一年,书坊有什么计划,你且仔细想好,再禀报内子。如今却有一件要紧之事,你且去捡几样店里卖的好本,一定要选那些词句精巧,不落俗套的精品出来,送给你新东家。”

于彤思索一番,便笑道,“若说到词句精巧,不落俗套,自然首推汤生的《牡丹亭》,还有那《桃花扇》等寥寥几部而已。”

杜少琼便笑道,“精品不易得,若尽都有了,哪里有我们发挥的余地?你且好好做事,保不齐……我们店里也有自己的《牡丹亭》。”

于彤是知道杜少琼的笔力的,他脑中有无数奇思妙想,然而许是一心钻研馆阁体,将文中八股拆解消化殆尽,行文便颇为质朴,见事深刻,却极少以言辞动人。

见他如此说,便明了这话中他们的新《牡丹亭》自是由他夫人写就。

见杜少琼竟对黛玉如此推崇,于彤的心里这才真正重视起来,正色道,“好,我一定办好这件事。”

杜少琼这才满意,又想到黛玉即便对这话本改观,也未必能松口让香菱以自身经历写书,不过他的最终目的本来也不是为了这个,他自己来也是一样的。

因而又吩咐于彤,“还有第二件事情,我要亲自写一个本子。只是时间紧,你知道的我写字的速度总是快不起来,所以我想让你从店里找两个熟手,写字最快的人。明日到我书房来,这两天我口述,他们轮流记下来。”

这个自然没有问题,于彤满口应下。

议定之后,杜少琼一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