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章 中秋家宴凤姐病倒少琼归京玉成喜事6(1 / 2)

加入书签

且说顾廷鹤雷厉风行,带着杜少琼便一路行至林府,门口有两个下人正守门,其中一个瘦高个的远远见了,早已行礼,“问表少爷安好。”

杜少琼翻身下马,笑道,“我先前似乎从未见过你,你倒如何认得我来?”

那人便道,“虽未曾见过,然而柳明柳小哥常来府上送信,因而认出表少爷。”

“好伶俐的孩子。”顾廷鹤赞道,“管中窥豹,可见你们府上正是钟灵毓秀汇聚之处了。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答道,“小的原姓刘,家中排行老大,故而他们都叫我刘大。”

说着话,便引着两位贵客向府上待客的熙光堂走去,林智云早得了消息,正站在院门口立着迎客,身后还站着一位华服少年。

林智云打眼一见是顾庭鹤,忙有些慌张地小跑两步,“不知是顾大人光临寒舍,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往日顾廷鹤都是提前递过拜帖,再来登门。前面几回,林智云都是早早站在林府大门,恭敬相迎。

顾庭鹤见他今日如此这般前倨后恭,引人发笑,便知他是存了心思为难杜少琼,心里先冷笑三声,倒是结结实实地站着,受了他这礼。方才拱手回礼。

“几日不见。林兄倒是越发的容颜焕发,精神抖擞了。”

林智云艰难地维持笑容,“呵呵,哪里哪里。”

杜少琼见两位长辈叙过话头,这才对林智云行晚辈礼,口称“小侄见过林叔”,

又向着他身后的少年笑道,“宝玉,早先我去府上,听老太君说你去城外跪经祈福,竟不意在这里见到了。”

又向顾庭鹤道,“师伯,这就是我二舅舅家的小公子,名唤宝玉,为人聪慧,如今正在贾氏族学读书。”

再向宝玉介绍,“这便是左都御史顾大人,论起来,是我父亲的师伯。”

顾庭鹤笑道,“何必说这些官场上的俗务?你既然是瑛石的表弟,又不曾科考,倒不必和外面那些人一样记得我的官职。我既痴长你们几十岁,便托大一句,唤我世伯即可。”

贾宝玉规规矩矩地行礼问安,到底是大家公子,看着倒是像模像样。

林智云便请众人入厅,更请顾庭鹤入主位,顾庭鹤坚决不肯,仍在左边第一把椅子上坐了,林智云也只好在右边第一把椅子上坐下,两个小辈的侍立左右。

一时两位长辈便说些京中的时事,只是顾庭鹤和林智云话不投机半句多,说了南方灾情、京中大觉寺礼佛大典诸事,顾庭鹤便把话头转向贾宝玉,问他读了哪些书、可会开题,往日可曾做了哪些文章。

贾宝玉原本见了杜少琼,心里非常开心,又见顾庭鹤生得玉山将倾,俊朗异常,十分愿意亲近。但等到顾庭鹤一考校学问,早已头生虚汗、惴惴不安。

短短几句话便问得宝玉满头大汗,少不得一一答了,又说前儿写了一份卷子,只是放在学堂,如今倒不得见。

杜少琼见状便连忙解围,“师伯,我这位表弟为人聪慧,天赋极佳,只是在诗词上更加擅长。经文科考却是不同,年轻者少于阅历,毕竟难补。兼之昔年珠大表哥因秋闱受寒,缠绵病榻,竟早早夭亡,这是老太君头一等憾事,少不得时时关注,宁可教他慢些,也不打紧。”

“我不过白问一句,倒惹来你这许多话来。”顾庭鹤笑骂道,“行,我不欺负你表弟,不过你啊,正缺个人来管管你。”

便转头向林智云道,“今日原是有正经事,前儿钦天监秦少监托人回信,说两个孩子的生辰八日极是契合,这份聘书倒在我这儿放了多时,终于可以交给府上。”

杜少琼适时从怀里拿出聘书,递给顾庭鹤,再由顾庭鹤递给林智云。

“好,好。这正是良缘佳偶,天生一对。”

顾庭鹤又说起纳征之日定在九月初十,婚期定在十月初五。

林智云自然并无异议,顾庭鹤也不耐烦与他多说,很快便要起身,临走道,“瑛石,你这些时日多有奔波,你家又不与我同路,竟不必送我了。再者,你这表弟似乎有些呆住了,你看一下,赶紧把他送回家去,别出什么事才好。”

杜少琼本想送顾庭鹤回去,但见宝玉从聘书被拿出来后,便恍如被雷劈中的呆样,也不放心,只好叮嘱一句,“千万勿要沽酒,大夫说了要戒酒的!”,便留了下来。

“宝玉,回神。”杜少琼想了想,对林智云道,“师叔,我看宝玉这个样子,骑马是不太安全了,不如准备一辆马车,我亲自送他回去。”

林智云自然答应,不多时便备了一辆马车,杜少琼让小厮把他的马牵着,自己和宝玉坐在马车里。

“怎么流了这么多汗?”杜少琼也没想到宝玉忽然就这样了,正纳罕。

宝玉忽然惊醒,抓住杜少琼的手,“表哥,你要娶智云叔的女儿,对吗?”

杜少琼的心里缓缓打出一个问号,“你不知道?当年,林姨父,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