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章 再进都城(1 / 2)

加入书签

公让几位大婶将腊肉捞出,切成薄薄的肉片,然后,交给巫。

巫则是笑呵呵地给孩子们依次发放腊肉。老头子,时不时还会偷偷舔一下手上残留的油。得到肉的孩子们,并不舍得将这好吃的肉一口吃掉。他们仔细地舔着肉上的油,然后再一点点吃掉,似乎那不是肉,是糖。有懂事的孩子,还会将剩下的半块肉递给母亲。

此时,大人们也开始盛汤了。负责盛汤的大婶,小心翼翼地分着锅中的鸡肉,争取每碗都有一丝肉才好。

大家吃得非常满意,脸上尽是愉悦的笑容。可是这一刻,公却觉得自己心里好难受,眼泪不自觉的流了出来。部落的生活太苦了。

几天后,公和商队跟着虞国前来交易石灰的商队一起前往都城。公此次前往都城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大量而廉价的盐。

一路无话,一行人平安到达都城。

还没等进城,公就被眼前崭新的城墙震撼了。让公震撼的不是那仅有三人高的红砖城墙,而是虞国的国力。短短时间内,虞国居然能够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自己部落与虞国的差距显而易见。

公有意和虞国商队的人搭话道:“虞国果然强大啊!这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城墙的维修。厉害!厉害啊!”

“哈哈哈。小兄弟看错了。这不是原来的城墙。这是新的。原来的城墙在里边呢。”一个汉子一脸骄傲道。

“是吗!那......”公表现的非常惊讶。

“哈哈哈哈哈!”虞国人都骄傲地笑了起来。

“你们走后,首领就吩咐大匠组织建起了砖窑,日夜不停地烧制红砖。这新城墙里面是夯土,外面是红砖,坚固得很啊!”

“我们提供的石灰能建起这么长的城墙吗?”公疑惑问。

“石灰不是用在最外面防水的吗?和建城墙有什么关系?”一个汉子随口道。

说话间,队伍已经来到城下。见砖之间的接缝处,公便明白了一切。原来,虞国是用泥作粘合剂的。

“那,大匠是怎么使用石灰的?”

“不知道。”虞国众人皆摇头表示不知。

进城后,两队人分开,虞国人回去复命,熊则是带人来到临时住所。

安顿好后,商队众人便各自去忙了。

公带着一个名叫鹿的小伙子,在都城的市里,寻找交易盐的部落。接连问了几个交易盐的人,居然都是虞国人。这让公觉得有些无奈,心中暗道:“这年月,中间商也搞垄断吗?”

公没有注意到的是,此刻正有一个虞国人在默默地跟这他。

次日一早,融大人上门了。熊热情地将人迎进了驻地。众人落座后,融大人笑道:“不知,贵部的盐是否够用啊?”

闻听此言,熊和公都觉出了异样的味道。二人互视一眼后,公开口道:“不瞒大人,上次交易我部得到了很多盐。除满足日常所需外,略有剩余。于是,我部尝试制作了腊肉。腊肉制成后,这盐反倒是不够用了。”

“既然如此,我们可以扩大交易啊。不瞒二位,东海之滨的几个部落,刚刚与我国达成了长期交易。这盐的供应,不成问题。”融大人笑得非常得意。

“如此,我等自然是求之不得。”公微笑道。此时,他的心已经沉了下来,暗道:“看来,这虞国也并非良善啊。”

“如果,我部大量采购盐,这价格能否降低些啊?”熊借机道。

“那是自然。贵部是我虞国的兄弟,首领对此早有交代。”

“那,这价格?”

“比现在降一成。”融大人比出一个手指道。

“那便多谢大人,多谢首领了!”熊和公连忙道。

“呵呵呵,兄弟之间,何必如此。客气了,客气了。”

三人又谈了一会儿,融大人便告辞了。待其走远,熊和公才返回屋内。一进屋,二人的脸色立即阴沉下来。

“看来,虞国对我们并没有那么友好啊。”

“是啊。他们应该是注意到了你的动向。”

“不,是他们在监视我们。”

“何至于此啊?”

“石灰。虞国不希望我们将石灰卖给别人。控制我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盐。”

“有理。那,我们又该如何呀?”

“顺其自然吧。我们还太弱,没资格和人家讲道理。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扩张人口。”

“我明天就去奴隶市场。”

“不急。既然是外来人口,就等明年春天吧。”

“也好。那我们此次来,就这么回去?”

“不然还能如何?”公苦笑后,正色道:“对了。你帮我留意两种矿石。一种呈片状、鳞片状、肾状、鲕状、块状或土状。表面呈红褐、灰、黑等色,条痕有红色,且光泽。另外一种则是黑色块状,相对较轻,用火能引燃。”

“能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