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11章 忙碌的大半天(1 / 2)

加入书签

第711章 忙碌的大半天

第711章 忙碌的大半天

“我去,什么情况。”

“塞你母,咋都这样?”

看到倒出的网,大家全都傻眼了,

出奇的,这里水浅,垃圾不是很多,这一网三分之二全是海货,但这海货看着太吓人了,

因为全都是小鱼,而且不是一种,看着头皮都发麻,这得分拣到啥时候啊。

“别看着了,快点干吧。”阿晨说着便拿来几个筐子,当先蹲下身开拣。

大家也才反应过来,不管咋样,这也是近两吨的海货,总不能因为难分拣,再重新倒回海里吧。

老猫跑过来看了一眼,面上也是又喜又愁,

这一网毕竟只拉了不足两个小时,而且一直在浅水区域,大家本没抱有太大希望的,

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收获,这是该喜,但这一堆的小鱼,谁看到也头皮发麻啊。

“阿勤,这里的水深有60米了,是不是接着把网下海里?”老猫摇了摇头问道。

“接着下吧。”赵勤见老猫离开,这才对着大家苦笑道:“本想着拉点鱼上来,大家中午加餐,现在看来我们要饿肚子干活了。”

天气太热,大家是不可能放下手头的活先去吃饭的,只能想办法抓紧时间分拣。

“阿勤哥,我去拎点碎冰铺上边吧,不然没分完就得臭。”阿晨的心越来越细了。

阿思跑到一边,先将煮饭的器具电都拔了。

“哥,咋这么多马口鱼?”阿和拿起一尾稍大点的看了眼,确定自己没看错,这才扔到一边的筐里。

他口中所说的马口鱼,可不是淡水中的那一种,不过长得也有点像。

这种马口的学名叫黄鲫子鱼,是鲱鱼目鳀科鱼类,别名有很多,如麻口前、毛口鱼、黄鰶鱼等,

一般体长在15公分左右,重量标准的也就一两左右,二两的都算是大个头了,就这还不是一年生鱼,寿命能达到四年之久。

鱼肉本身鲜度不错,但鱼小刺却不少,所以不怎么受本地人喜欢,

况且,吃黄鲫子鱼最好是在春季,春芽冒、黄鲫到、煎着吃、满嘴香,这可是有谚语的,

这个季节的马口偏瘦。

看到系统的科普,再加上评定的22元每斤的收购价,赵勤突然有些不想分拣了,奶奶的,自己的时间有这么廉价嘛。

当然,不拣那是开玩笑,毕竟是收入。

“阿勤哥,这是啥鱼?”阿晨拿起一尾鱼好奇的问道,同样是小鱼,如果不细看,还以为是石九公呢,但细看区别还是很大。

“我这也有一尾。”阿有也拿起一尾细看,这鱼他也不认识。

“底下还有不少呢,说话就说话,手上别停。”阿思训斥着自己弟弟。

“你什么时候看我手停了,我都拣了半筐,你才干多少,要抓紧的是你。”阿有立即反驳,

两兄弟的年龄相差不足两岁,估计也是从小掐到大的,

所以很有意思,只要阿思说一句,阿有必然要跟一句。

“阿勤不说你偷懒,看我回去不告诉咱爹。”

“你就会和爹告状,真有能耐。”

心情宽松时,赵勤还蛮喜欢看两兄弟逗嘴,但烦的时候也是真烦,甚至想着要不要把两兄弟分到两艘船上。

“这是后颌鱼,靠台弯那边多,我们这边倒是不常见,听说这玩意喜欢打洞,跟跳跳鱼一样,这一网能捕这么多倒是稀奇。”

本地没有人这么称呼,因为少见,而且生活区域的水很浅,又有打洞的习惯,所以都归为滩涂鱼的一种,

实则有很大的不同,后颌鱼是不上岸的,

更好玩的是,这种是口育鱼,也就是鱼卵并非在鱼肚或排在固定的水域孵化,而是被雄鱼一直含在嘴里,一直到变成小鱼,

等于说,每尾后颌鱼,都是诞生在爸爸的嘴里,所以它们的嘴与身体对比显得很大,有些人也叫它大嘴鱼。

这种鱼虽然少见,但并不名贵,是石斑鱼最喜欢的猎物之一,所以在东南亚某些国家,

有渔民会先潜下水,找到洞穴来钓这种鱼,钓上来之后,再当成饵来钓更为值钱的石斑。

系统给的估值是8块钱一斤,同样是便宜的可怜。

这一网的主力是马口,其中掺的杂鱼除了后颌鱼,还有就是香鱼,这种鱼就相当不错了,口感好价值高,

看来刚刚拉网的附近也有淡水入海口,因为这鱼待的就是咸淡水交界处。

再就是石九公,这玩意不仅近海有,他们捕鱼目的地水域,水深近200米的地方,同样也有,算是分布极广的一种鱼类,

除了这些,便就只是些螃蟹和虾姑。

翻腾了半天,也就五六尾大鱼,其中一尾鲈鱼有近十斤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