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才子,张养浩。(2 / 3)

加入书签

。在当时,汉人在元朝的统治下,地位很低下。不过张养浩少时就表现的很聪明好学,甚至因为特别刻苦用功,父亲还多次劝张养浩不用这么用心。不过张养浩还是不愿意停止学习,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就白天背书,晚上还偷读。是以十来岁时,张养浩便有神童的美喻。”

“也正因为张养浩的刻苦学习,他的才华不径而走。一次,山东按察使‘焦遂’看到了张养浩写的一篇《白云楼赋》的文章,一时惊为天人,于是便推荐张养浩为东平学正。后来,他又得到了平章政事“不忽木”的引荐,推荐其为御史,就是一种监察官员的官职。”

“只是张养浩这个御史的职位当得太称职了,连皇帝那边也不时上书,例举出了元代治国几十条错误,并建议重开科举。只是当时的元武宗对于重开科举没什么兴趣,又看不惯这位汉人,于是就将他给罢了官。直到仁宗时期,其认识到科举对于元代的治理有着相当大的作用,于是便开始重用张养浩。”

“1315年,元朝迎来了其开国之后的

其实这位张养浩在前世有很大的名气。

但可惜。

虽然他有很大的名气,但大家似乎对他也并不是特别熟悉。

这一世同样也是如此。

所以江宁即使讲了一会张养浩,但众人对于他仍是没有太多的印像。

最多。

就是有一些研究过元史的,知道有张养浩这样的一位人物。

但对于他做过一些什么,也不是特别清楚。

这当然不能怪他们。

一个是元代本身存在的时间只有100年不到。

唐宋元明清,虽然有元。

可大家对于元朝,当真没有太多的印像。

除此之外。

元朝不但存在的时间短,而且这100年间,皇帝可是换了不知道多少位。

其中有38年时间,更是换了9位皇帝。

这么算下来,平均每位皇帝统治的时间,只有4年左右。

试想一下。

如此频繁的更换皇帝,不说让人记不住。

哪怕就是史书都有一些记载混乱。

想来。

这也是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江宁继续讲道:“只是可惜,虽然仁宗重用了张养浩,但几年之后,仁宗去世,英宗上任。与仁宗不一样,英宗的想法复杂多变,张养浩自知,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自己就算是继续在朝为官,一个是起不到重用,另一个可能会有性命之危。同年六月,他便辞去了官职,告老还乡。”

“历经宦海浮沉的险恶,看惯时移世易的沧桑,京中往事恍若一梦。此番归来,张养浩如脱笼之鹄。他少年时期所表现出来的诗文才华,却是彻底的爆发了出来。一次,他登会波楼,写下一曲《登会波楼》。”

【四围山,会波楼上倚阑干,大明湖铺翠描金间。华鹊中间,爱江心六月寒。荷绽,十里香风散。被沙头啼鸟,唤醒这梦里微官。】

江宁一边讲,一边写下了这一首元曲。

“又有一次,他去大明湖,写下《大明湖泛舟》。”

【画船开,红尘外,人从天上,载得春来。烟水间,乾坤大,四面云山无遮碍。

影摇动城郭楼台,杯斟的金波滟滟,诗吟的青霄惨惨,人惊的白鸟皑皑。】

“还有一次,他写下《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杖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历经唐诗宋词。

元朝的文学特色,那就是元曲。

所谓的曲,那就是可以配得上调的。

虽然江宁只是念出张养浩的词,并没有曲。

可哪怕就是仅仅读词,众人依然陶醉于其中。

但江宁没有停下,他继续说道:“只是虽然张养浩选择了告老还乡,可朝廷却一直惦记着这位惊艳之才。8年时间,朝廷一共召了张养浩七次回朝,但张养浩却拒绝了七次。直到

“一路西行,陕省的灾情超出了张养浩的想象。在路途当中,他看到了成群离家出走的灾民,甚至,有的灾民为了活下去,还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情形。目睹于此,张养浩内心无比之巨痛。他恨不得把遍地野草都变成茂密的庄稼,让河底沙石都化做澄黄的金珠,一夜之间,张养浩就此白头。一天夜里,张养浩回想起这些时间看到的种种,写下了一首词《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边写。

江宁一边念。

直播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