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章 我就是专家(1 / 2)

加入书签

这天下午,严克非把暗访设备按照邱怡可传授的方法小心地穿戴好,一个人向文体广场项目施工工地而来。

到了项目部,刚好遇见上次聊天的那个老头儿。

“你怎么又来了,上次不是给你说不要沙子、石子吗?”那老头认为他还是来推销大沙石子的。

“我来看看要不要其它的建材,现在建材生意不好做啊”,严克非说着拿出一盒香烟塞给他。

“生意千百条,门路第一条。”那老头故作高深地说。

“咱们经理在不在?”

“不在,打麻将去了。”

“那咱们这儿还有啥建材需要购买啊?”严克非故作懊丧地说。

“我也不知道啊,来来,这有图纸你要是懂就自己看看。”

严克非靠近图纸一边翻着看图纸,一边和那老头儿聊天:“那经理不在,他也不怕这些干活的民工偷懒”。

“这你就不懂了,这些民工都是包工的,就是按他们每天干的多少活结算工钱,不用看也没有人偷懒。要是按天工给钱,就不一样了,你看着他在干活儿,实际上在偷懒,一点也不出活儿”,那老都点燃了一支烟接着说:“以前干天工的常盼着下雨、盼着天黑,好歇着啊,反正是按天给工钱,他们常说‘下了就别晴,黑了就别明’,就是不想干活儿。”

老头说起管理民工滔滔不绝。

“真的是这样吗,你真有经验。”

“在这方面我就是专家,不信我带你去里面看看,你瞅瞅有没有偷懒的。”

“那好,你让我见识一下。”严克非求之不得。

严克非和那老头儿一起进入到广场砖铺设现场,果然发现民工们都埋头干活,没有人抬头看他们一眼。严克非连忙把他们的与施工图约不符的做法拍摄下来。

严克非趁着那老头儿和别人抽烟聊天的空当,溜达到体育场地施工区域,看见一个业务员模样的青年人在哀声叹气,不住地摇头。

严克非凑上去和他聊了起来。

据这业务员说这个工地采购的原材料都是只选便宜的,完全不顾质量的好坏。就拿将要建设的篮球场和羽毛球塑胶面层来说,那些价格低廉的产品根本达不到环保要求,铺设上以后会散发出许多有害的挥发性物质,对人体是有害的。又指着他们铺设的广场砖说,像那样铺设的广场砖表面看很平整,由于基础层没有强度,实际上经过一个夏季一个冬季以后基础就会沉降,出面砖面高低不平的现象,造成砖面断裂,下雨天走上去会叽泥。再说那些广场砖观感也不好,不知道放射性物质会不会达标,总之这个工地问题太多,自己不准备在这推销自己的产品了。

通过拍摄、谈话、观察等方法,严克非掌握了大量的违规证据以后,就从施工现场出来了。

严克非把相关情况给书记汇报之后,谢克勤指示严克非叫电视台曝光。

严克非把暗访器材和资料一起交给了邱怡可,她也被严克非摄录的内容惊得张大了嘴巴,当天就剪辑成片,计划在县电视台“民生一件事”节目播出。

稿件经过一审、二审,送交分管副台长签字。副台长王同风是王晓剑的哥哥,与包工头王世利交好,他看到片子里全是曝光他的工地,就把稿子压下了。

王同风立即拨通了王世利的电话。

“喂,台长哥,咋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王世利一边摸牌,一边接听电话。

“你在哪呢,出事了,你工地上出事了。”王同风焦急地说。

“出什么事儿了?”王世利扔下手中的牌。

“有个新闻片,全是报道文体广场工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管理混乱等等......”

“这片子哪来的?”王世利不解地问。

“有记者暗访拍摄的。”

“谁他妈这么无聊,整我干嘛!”

“你骂管什么用,快点想办法,这片子在我这压着呢,我压得了一时,压不了一世,等台长问起来,我也没有不让播出的理由。”王同风实话实说。

“想什么办法好使啊,你给我出出主意!”王世利一着急也没了主意,急忙从牌桌前站起来,要赶回工地去。

“你让王县长给台长打个电话,把这个片子毙掉。”王同风给王世利指了一条明路。

“好好,我这就给我叔说。”王世利连声答应,

王世利联系上常务副县长王治安,说明原由。

“你是干什么吃的,记者去工地乱拍一通,你们竟然不知情,前几天书记和我们一起去调研时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就偷工减料了?”王治安先劈头盖脸地把王世利骂了一通,“你以后就在工地上哪也不准去,好好看着。等会儿我给章台长说一声,下不为例。”

“好好好,我以后注意。”王世利虽然挨了骂,但是心里却踏实多了。

县电视台台长是由县广电局副局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