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0章 无法苟同的慈悲(1 / 5)

加入书签

浓雾笼罩,如果是普通人,这等浓雾之下,简直如没有光明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

然而对于一群已入元道的陆地神仙来说,几可无视浓雾存在。

黑水海是天下凶禁地之一,入海者九死一生。世人对于黑水海的了解,皆是源自于那一生之人出来后所述。黑水海有很多岛,大小不一,小的可能只有几平方米的面积,大的据说比很多国家还要大。

此时一座最多只有一万多平方米的小岛上,火光很大,一个架起很多木柴燃烧的火堆燃烧的正旺,有一群人正围着火堆而坐,从他们个个身上有伤,衣衫破烂的样子,显然刚经历过大战。

如果有人认识这些人,定会很震惊,这些人,绝大部份都是来自东唐皇朝的大势力,不仅有西山寺,通明观,东澜剑宗的巨头,也有东唐皇室,四大剑门,以及东唐各地的一些老牌强者。

这些人,无一不是元道修士,世人称之为陆地神仙的存在,哪怕几个跟随长辈来到这里的小辈,也都有元道的修为,几乎都是所在势力中的绝世天才。

这些年轻一辈当中,白素的徒弟慕容赫然在列,她的身边,是一个手中一直握着一只绿玉笛,戴着一副面具的白衣女子。一些男子的目光,偶尔落在白衣女子和慕容的身上。

慕容有绝世容颜,吸引男子目光,这很正常。而那白衣女子虽然戴着面具,让人无法知道她长得怎么样,但她玲珑有致的身材,冰冷的气质,让人忍不住将她想象成一个绝世大美女。

这些人虽然围着火堆坐,但从他们三五成群而坐的位置便能看出谁跟谁的关系好。但有一点是一样的,他们被火光映照着的脸上,都有一抹凝重之色,甚至不少人更是难以掩饰其中的紧张与担忧。

如果细看,这群人,又以五人为主。

这五人,分别是西山寺的道宣禅师、通明观的清虚道长、东澜剑宗宗主的师叔叶木风,东唐皇室四皇子宁荒,还有无门无派的紫阳山人。

身穿绣着闪闪金线的红色袈裟的道宣禅师是西山寺的长老,与方丈同辈,这次带着寺里七人进入黑水海,其中有四人是西山寺年轻一代的天才,如果是在以往的年代,这四个天才,每一个都足够有资格被西山寺定为佛子来培养。当今西山寺,实力强大,人才倍出,被誉为万年以来最强的西山寺,已经被公认是天下第一寺,其方丈道和禅师更是在十年前就成功迈入了灵道。

通明观来的清虚道长正是通明观的观主。

通明观虽然被公认是第一观,但人丁却是东唐皇朝顶级势力中最少的,就一个观主和他的两个徒弟。

东澜剑宗号称东唐剑道第一宗门,叶木风虽然冲击灵道失败,一身修为止步于元道,但没人敢小看他,毕竟是冲击过灵道的存在,而他带来的七个年轻人,号称东澜七子,最小的那个今年十八岁,最大的那个今年二十六岁,都是东唐皇朝出名的天才。

东唐皇室宁荒,是皇帝宁士渊的第四子,今年二十二岁,元道辟谷境,实力在在场的人当中不算高,但他的身边坐着的四人分别是金剑门门主宁铭敏,木剑门门主宁松丹,火剑门宁云立和水剑门宁欣宣。

天下皆知,四剑门的门主都是出自东唐皇室,是东唐皇室的四把利剑,无一不是元道当中的顶尖高手。

无门无派的紫阳山人,也是半步灵道。

无门无派,被称之为散修。紫阳山人身边的六人都是散修,平时一个个都是独来独往,但来到这里,为了争取话语权,他们以实力最强的紫阳山人为首,凝成一股力量。

戴面具的白衣女子和慕容,跟这些人显得格格不入,似乎也是在场的人当中最没有话语权,默默地坐在一旁,只是没人敢小视那白衣女子,都觉得她的实力很强大。慕容坐在白衣女子的身边,正在给左臂的伤口包扎,脸色惨白,神色紧张,不时看向前方浓雾笼罩的大海,眼中尽是担忧。

四皇子宁荒看向道宣禅师,说道:“那些邪物很快就要出现了,禅师,有没有办法压制这些邪物?”

这一问,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到了道宣禅师的身上。

除了那白衣女子身份不明,实力无法确定的情况下,来自西山寺的道宣禅师,不管是出身和实力,无疑又让他成为众人当中威望最高,最有话语权的人。

“阿弥陀佛!”

满脸慈悲的道宣禅师先是颂了一声佛号后看向海面,轻轻摇头。

那些邪物,虽然浑身充满了阴邪之气,但不惧佛光还是道门的一些术法,所以除了将这些邪物视之为正常修士般对战之外,暂时想不到什么压制之法。

众人虽然心里早有答案,因为道宣禅师有办法的话,早就用了,也不至于大家被那些邪物困在这小岛上足足有两天时间。只是心里有答案,但多少还是抱有一丝侥幸,所以见道宣禅师摇头时,很多人的脸上都不由地浮现失望之色。

“师叔。”慕容迟疑了一下,看向白衣女子,声音在白衣女子的心湖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