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章 原来熊猫是吃竹子的吗?(1 / 2)

加入书签

第六十二章 原来……熊猫是吃竹子的吗?

一讲起‘暮夫子’,王远山张口就来,如洪决堤般滔滔不绝。

“这个‘暮夫子’,真的有那个王掌柜说的那样厉害嘛!?”带着熊猫帽子的叶晓晓昂着脑袋冲吴斯问道。

“谁知道呢,管他呢,一会儿见了不就知道了!”吴斯揉了揉毛绒绒的可爱熊猫头。

此刻两人正走在前往王远山所说学堂的路上……

据王远山所说:

这位“暮夫子”也并非本地人,来此也才不足五年。

五年前的“状元镇”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随处可见的小村镇,经济算不上景气,也算不得萧条;人口算不上繁多,也并非是寥寥……

曾经的“状元镇”是结结实实出过状元的,那时候小镇也的确风光了一把,不过那也是不知道几百年前的事了,当朝皇帝都不记得换了多少届了……

五年前的王远山不过经营着一家小酒肆,门口的街道也不过才一丈有余,人流三三两两。

正是那年, “暮夫子”携夫人不知从何处流落至这平凡的小镇。这“暮夫子”呢,是年纪轻轻、一表人才;其夫人看着也是知书达理,端庄大方。

“暮夫子”为人健谈,且博学多识,出口成章。 主张镇上的村民们自主创业;鼓励物尽其用,人尽其力。指导镇上的里正带领大家以农、林、牧、渔及小轻工为主,大力发展个体经济。“暮夫子”总是毫不吝啬的为人们传经论道。

甚至接下来的三年,皇城的文试国考中,镇上接连三位书生一举夺魁,入朝为了官,这下子小镇成了名副其实的“状元镇”。

后来村镇一跃成了城市;里正被提升了县令。城镇里土地扩张,楼阁四起,人口涌入,商业丛生,经济飞速发展。一转身王远山这个酒肆的小掌柜,也成了酒楼的大老板,门口的街道也已扩宽到甚至足以三驾共驱。

是的没错,三位高中的状元,皆受过“暮夫子”的教导与点拨,将其视为“恩师”。只可惜这“暮夫子”闲漫逍遥,不附权贵,要不然以他之雄谋大略,必是国中栋梁之才。

“暮夫子”很喜欢经常教导学堂的孩子们读书识字,他的满腹经纶令学堂里的老先生也自愧不如,甚至多次表达想要引退之意,希望请他来执教。但“暮夫子”总是连连拒绝,他的解释说是:“育才树人是先生的立教之本,而自己闲散惯了,只是出于兴趣,没有那个觉悟,当不得先生!”后来大家便在学堂旁为其建了一处小别苑,为求方便他的兴趣。

……

好家伙,按照王远山的说法,这个“暮夫子”只用了不足五年的时间,便将这里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文化水平,甚至思想水平都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即便对方掌握着现代的知识,能实地运用出来,并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这样的成就,也实在是过于了不起了吧,这不活生生的一个小五年计划呀?!换作是吴斯自己,他怕是没这个能力的。

“可恶,这么一对比,吴斯觉得自己也太拉了吧!”吴斯心里不禁演起了小剧本:

“自己还在宗门默默无闻埋头苦修的时候,人家都已经大有作为名震乡野了……仔细想想,自己哪有什么能比得上人家的?修为吗?如果对方也同样是穿越过来的,也很难保证人家修为不比自己高,说不定也是一个历练红尘大隐于市修仙天才!不行!再想想还有什么?还有什么能拿出来比一比的?咦?我干嘛要较这个劲呢?话说这么些个穿越来的哪个不比咱强?出色的人多了,再多他一个又如何嘛!”这么想着,吴斯得到安慰般释怀地捋了捋胸口,又瞟了一眼身边抱着自己胳膊的叶晓晓,“嘿嘿,这算不算小胜一筹~不对呀!人家也有夫人呐!!!ok完败!”

……

别苑的位置格外好找,吴斯叶晓晓二人按照王远山的指示,出了“太白楼”往北走拐两个弯便到了。

“应该就是这里了吧!”二人停住脚步,一座木色朱红的古朴院门映入眼帘,青白的石墙围成了一方小院。

旁边便是那座所谓的学堂,好家伙称之为学堂不免太过低调了,且不说这学堂占地多宽阔,内部多华丽,就单单一个大门,与隔壁的小别苑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大门雕梁绣柱,尽显辉煌,古香古色的匾额高悬,‘青莲书院’四个大字题于其上,豪放不羁,闪耀金光……不得不说当地人生活条件好了之后,对教育这块看的出来来是相当重视了。

领略完书院的气势辉煌,再看这小别苑便更显得古典非常,门匾上“梁园”二字墨走轻快,又仿佛篆刻匆忙……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吴斯不禁轻叹一句,走上前轻轻叩响院门。

约莫数十秒后,红色的院门“吱呀”一声,被人从内拉开,一女子步态轻盈从中走出。

吴斯忙上前施揖:“姑娘有礼,在下吴斯,敢问姑娘这里可是有一‘暮夫子’在此而居?”

“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