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6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2 / 3)

加入书签

次之后,再提起练兵,流民们情绪高昂,主动配合,完全没了逆反之心。

于是去年流放路上,鹿野搞得那套一边赶路一边训练的模式,被她改改又用到了这支队伍上。

一边锤炼着这支稚嫩的队伍,一边继续扫荡着沿路的一切山匪宵小。

没错,扫荡。

即便队伍再怎么稚嫩,但,几万人的队伍,领头的还是鹿野何朔这样的人物,对上寻常山匪宵小,那完全是碾压之势。

尤其不知傅霜知做了什么,沿途官府都十分配合鹿野他们的“工作”。

鹿野本就熟悉这一路上的山匪分布情况,再有当地官府接应,因此他们这一路上,简直如同蝗虫过境,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当然,“草”指的是山匪。

仗着几万人在手,鹿野十分不挑食,不管大土匪小强盗,只要遇上,她都一口吞下。

若是同时遇到几波土匪,她甚至不惜分兵——反正她手下兵多,将也多,分兵完全玩儿得起。

因此,哪怕许多土匪听闻了他们这支队伍的名号,早早龟缩甚至躲避,都终究难逃被她揪出来掀了老巢的结局。

一时间,整个北地官道上哀鸿遍野。

当然,哀鸿遍野的是土匪强盗。

对普通百姓来说,这完全是普天同庆,值得敲锣打鼓的天大喜事!

之前鹿野名声虽响,但主要还是响在朔方及周边,在整个北地,她一个边境小城不知哪儿冒出来的女人,就算立下一两次战功,名声仍旧远远不及经营多年的平北王(当然现在平北王已经无了)、陈蹇之,及其他赫赫有名的将领和各方诸侯。

就连代天子出征抗蛮的四皇子,在整个北地的名声都比鹿野响亮太多。

但这一次,不同了。

随着鹿野这几万人流民大军过境,一些北地百姓本来还担心害怕的要死,毕竟谁不知道流民什么德行,万一他们粮食不够吃来抢本地人了怎么办?就算领头的是郡主,是将军,这个可能也不是没有的,毕竟很多时候,兵匪本一家。

然而,事实让所有人意外。

几万流民大军规规矩矩毫不扰民也就罢了,因为他们的到来,整个北地风气居然为之一清!

无数百姓间接受了这支队伍的恩惠。

甚至鹿野他们走过的官道,陆陆续续开始有商队开始往来。

于是,当漫漫长路越走越远,每到一个城镇,鹿野不禁能看到城镇当地来迎接的官员,更能看到越来越多的,翘首盼望迎接他们的百姓。

比如这一天。

“来了!来了!郡主大人的队伍来了!”

路程已经过半,流民大军的名声几乎传遍了北地,因此来到这座城时,鹿野毫不意外地在城门外看到了无数迎接他们的百姓。

许多百姓手中拿着食物和热水。

那都是给鹿野他们的。

鹿野莫名想到上学时背过的一句话——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她这支队伍当然不是什么“王师”,但是,她的队伍无疑收获了比“王师”更多的民心。

毕竟听傅霜知说起他在四皇子手下打仗时,可从没听他说起过他们有这种待遇。

哼哼~

想到这里,鹿野便不免有些小得意。

但得意归得意,纪律归纪律。

“老乡们的心意我们心领了,但我们朔方军的规矩,就是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跟当地官员寒暄客套完之后,鹿野便照旧站在那些来迎接的百姓们面前,说出了这些天已经说了无数遍的话。

下面百姓有些哗然,有些人还没听懂。

鹿野毫不厌烦,给那些没听懂的百姓用大白话解释。

“大娘,这些饼子您留着,我们不缺吃的,就算缺吃的,也不能跟你们要,这是我们朔方军的规矩。”

“大嫂……”

“大爷……”

起初百姓们还不相信。

兵是什么?

这年头,在北地,兵跟土匪往往也就是名头不一样罢了,不论是兵,还是匪,所过之处,往往要搜刮当地糟蹋一番,所以百姓早就习惯了。

所以在听说鹿野他们不仅不为害乡里,还把土匪全收拾了后,他们心中感激,不用人来抢,便主动拿出家中的粮食来感谢他们。

但现在,鹿野说,他们不要他们的粮食?

哪怕是陈蹇之陈大将军那种德高望重的大人物打仗,也不会说不要当地百姓的上供哪!

但事实胜于雄辩。

“不收百姓一针一线”,这是这支流民军建立之初,鹿野就定下的死规矩。

起初她当然并没有明说,因为起初这支队伍根本不能叫“军”,就是支几万流民凑成的草台班子罢了,随便一戳就能散,那时候她说什么规矩都是没用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