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国荃金陵屠城(4)(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国荃金陵屠城(4)

赵烈文观瞻残垣,触目惊心,迅即回营,禀请曾国荃止戈。

美梦被搅,曾国荃极不情愿,道:君虽高尚,无益。

曾国荃言罢,呼呼再眠;少顷,鼾声如雷。

烈文苦思冥想,速拟停止杀戮、安顿妇孺、积极善后、禁粮出城四款。

烈文拟罢,急欲再请,但见曾国荃,早已困如死豕,烈文欲言又止。

夜半,探子急报,李秀成偕众出逃。赵烈文即惊且喜,即刻唤醒曾国荃,细细道来。

曾国荃极不耐烦,道:金陵城大,贼逆漏网,自然之事,奏折稍改即可。尔拟四章,费尽心思,似有可取,速传吾令,即刻停止杀戮良民、掳掠妇女。

禁令虽下,朱洪章、李臣典等四万湘勇,充耳不闻,杀掠七日,纵火灭迹,方才停息。

彭玉麟闻,气血上涌,怒火中烧,急禀曾国藩,诛杀曾国荃,以解民愤。

曾国藩恐彭胡为,立令亲兵柳寿田居中监督,玉麟怒割柳氏一耳,再禀曾国藩:吾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惟杀曾国荃,孰能奈何?

曾国藩观彭玉麟作为,叹曰:金陵甫克,千头万绪;彭雪琴血气方刚,不挑日子!前日咨告湖督金陵光复,官文回咨否?

欧阳兆熊道:安庆、武汉之间,五百里遥远,估计明日可到;彭玉麟一身正气,爱民如子,嫉恶如仇,涤帅不可不防。

曾国藩道:这有何难,有过吾担!吾即致书彭雪琴,舍弟并无管、蔡叛逆之迹,不知何以应诛,不知舍弟何处得罪阁下,撼之若是。沅甫所为,皆吾指示;请先诛吾,以解其恨,以抚贼心!

彭玉麟接书,叹息涟涟,回曰:涤帅铁骨柔肠,玉麟万死不敢;涤帅此去金陵,恳请劝导沅甫,杀人只于战场,越货毋须杀人。

曾国藩说服彭玉麟,即将金陵克复状况,罗列汇总,偕同官文,一并奏曰:

窃照官军攻克金陵,业经浙江巡抚曾国荃将大概情形,于十六日亥刻会同臣等驰奏在案。兹据曾国荃十九日咨询称,此次攻城剿洗老巢之难,与悍贼拼死鏖战之苦,实为久历戎行者所未见。

自得天堡伪城后,贼中防守益密。地堡城扼住隘路,百计环攻,无隙可乘,直至五月三十日,始经李祥和、罗逢元、王远和、黄润昌、陈寿武、熊上珍、王仕益等率队攻克,占据龙脖子山阴,居高临下,势在掌握。

自六月初一日起,各营轮流苦攻,伤亡极多。李臣典侦知城内米麦尚足支持数月,又见我军地道三十余穴都已无成,官军五万余人筋力将疲,若不趁此攻克,事久生变,深为可惧。

李臣典愿率吴宗国等从贼炮极密之处重开地道,萧孚泗、黄润昌、熊登武、王远和愿距城十数丈修筑炮台数十座,通派各营队伍刈割湿芦、蒿草,堆捆山积,上复沙土。

左路地势甚高,利于声攻,右路地势极低,利于潜攻,如是者半月,未曾一刻稍休,肉搏相逼,损伤精锐不可胜数。总兵陈万胜、王绍义、郭鹏程等素称骁将,数日之内,次第阵亡,尤堪悯恻。

十五日夜四更,地道装药之时,曾国荃与李臣典正在洞口筹商一切,忠酋李秀成突出死党数百人,由太平门傍城根直犯地道大垒;另由朝阳门东角数百人,装官军号衣,持火蛋延烧各炮垒及附近湿芦蒿草。

官军久劳之后,夜深几为所乘,赖伍维寿、李臣典、黄廷爵、张诗日堵住左路,毙贼无算;彭毓橘、熊上珍、陶立忠等堵杀右路,擒杀亦多,幸克保全洞口。

十六日早向明,曾国荃将四路队伍调齐,预饬各军稳站墙濠,严防冲突,惟将太平门、龙脖子一带自黎明攻至午刻,李臣典报地道封住口安放引线毕。

曾国荃悬不赀之赏,严退后之诛,刘连捷、朱洪章、武明良、伍维寿、熊登武、陈寿武、李臣典、张诗日,各率营官席地敬听,愿具军令状,誓死报国。

遂传令即刻发火,霹雳一声,揭开城垣二十余丈,烟尘蔽空,砖石满谷。武明良、伍维寿、朱洪章、谭国泰、刘连捷、张诗日、沈鸿宾、罗春雨、李臣典等皆身先士卒,直冲倒口而入,各弁勇蚁附齐进,锐不可当。

而左路城头之贼,以火药倾盆烧我士卒,死者甚多,大队因之稍却。经彭毓橘、萧孚泗、李祥和、萧庆衍、萧开印等以大刀手刃数人,由是弁勇无一退者。

而武明良、伍维寿、朱洪章、刘连捷、谭国泰、张诗日等各率队伍登龙广山,与右路太平门之贼排列轰击,贼顽抗半时,即乃退却。李祥和、王仕益从太平门月城攻入。

群贼知此次地道缺口,不复似前次之可以堵御矣。

维时,官军分四路攻击,王远和、王仕益、朱洪章、罗春雨、沈鸿宾、黄润昌、熊上珍等进击中路,攻伪天王府之北。

刘连捷、张诗日、谭国泰、崔文田等进击右路,由台城趋神策门一带,适朱南桂、朱惟堂、梁美材等亦率队从神策门地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