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章 造反皇帝李世民和朱棣(1 / 2)

加入书签

【都是造反上位,为什么朱棣的骂声远远大于李世民?

这两位都是凭自己的本事抢来的机会,这一点两者相同。

不过本质还是有些不同的。

李世民没有事实造反,而朱棣是实打实的造反。

首先是篡位对象的不同,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属于干掉了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一天就完成了,接下来三个月整合向天子之位进击,并没有动皇帝。

而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反对的是当时的皇帝朱允炆,两者直接打了四年,一路从北平打到南京,最终建文帝失踪了。

其次就是皇位的合法性不同,李世民确实造反了,却没有将父亲杀掉,只不过是逼李渊立自己为太子,继而逼他退位,自己当皇帝。

武德九年李渊做起了太上皇,此后过了八九年,李渊70岁时才去世。

李世民虽然采取了造反这种不合法的手段,但他的太子之位和皇帝之位都是李渊给的,合法性毋庸置疑。

尽管他的太子之位是抢来的,但那也是李渊册封的结果,流程是绝对齐全的。

朱棣作为一个分封在边疆的藩王,主要的使命就是镇守边疆,为国出力、为君分忧,只因侄子朱允炆坚持削藩,朱棣感觉自己的性命有危,于是便扯起了清君侧的大旗。

所以朱棣是实实在在、彻头彻尾的藩王造反,最终攻入南京,自立为帝,这也是朱棣的污点。

接着两人对待敌人的问题上有所不同。

李世民只处理了自己的兄弟和侄子,以及叛乱的太子党,对太子府和齐王府的人都选择了宽容。

朱棣则是大杀特杀,杀到明朝人都为他写段子,讽刺他残暴。

李世民后续也还是恢复了李建成的太子身份,给他和齐王上了谥号,另外还给齐王过继了自己的儿子用以延续香火。

朱棣则是连建文帝朱允炆的年号都要抹除,还废除了朱标的皇帝谥号,改为懿文太子。大肆修改明初历史记录企图来验证自己皇位继承的合法性。

最后李世民是大唐的缔造者之一,有着天大的功劳,即使造反也不过是拿到本该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而已。

而大明立国时,朱棣只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虽然后来保卫边疆的过程中有些功劳,但远远不能和李世民相比。

而且朱棣造反时,乾坤已定,正朔已明,朱允炆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指定的继承人。

朱棣打破了原有的秩序,抢了侄子的皇位,所以之后被从太宗文皇帝改成了成祖文皇帝,自己的后辈彻底撕掉了朱棣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秦始皇对这两位都是有些印象的,之前直播间中听到主播念过的。

如今听到这两位的事迹,对于是否造反倒没有太在乎,不过这两位倒是都很厉害啊,也是够狠心。

对于后世分封藩王不大理解,周天子是如何失了权柄,后世之人还要犯同样的错误嘛。

刘彻对于唐太宗李世民抢了太子职位,逼自己父皇退位很是惊讶,“此人杀伐果决啊!”

对于朱棣藩王造反这件事情有些膈应,自己父皇经历的七王叛乱可是还没过去多久呢。

藩王还是老老实实的待在属地比较好,单从这一件事来说,倒是有些可怜那朱允炆了。

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在刘彻心中酝酿许久,是时候推行了,也能彻底解决藩王作乱之祸。

武德年间,再一次知道自己二儿子丰功伟绩的李渊在御医的施针下清醒过来。。

李建成对于大唐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嘲讽一笑,自己筹备粮草、安排后勤,处理朝政这些全都不算数嘛?

果真成王败寇,史书由胜利者书写。自己又将会被如何不堪的记载着呢。

齐王李元吉此刻简直要气炸了,“什么叫过继给我儿子继承香火,我自己有儿子何需他李世民的儿子。杀了我的儿子,还要我对他感恩戴德嘛。”

对于李世民的这个操作可是把李元吉给恶心到了。

李世民看着后人给自己的评价,虽然有点靠队友衬托,但是不得不说,整体感觉还是很棒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后世人对自己的认可。

作为比较的里一个主角就不是那么开心了。

朱棣确实以太宗陛下为目标,甚至想要超越,就连为自己选的明太宗文皇帝也是对比着唐太宗文皇帝的。

自己起兵的过程确实不光彩,很多地方也站不住脚,但是自己更不想像湘王等几个兄弟那样等死或者贬为庶人。事已至此,认了!

就是不知道是哪个后辈给我改的庙号,也没什么别的意思,就是想认识一下,切磋两招。

朱元璋此刻脸色铁青,不管是对于朱允炆无法守住皇位还是朱棣靖难起兵,虽然不满可是还是能接受的。

但是老四竟然废了自己给标儿的皇帝谥号,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