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3章:武校(1 / 2)

加入书签

台下将士无不激动欢呼。

上任兰陵侯之事,在北境家喻户晓。

梁萧有心报仇雪恨之事,也通过报纸传遍全国。

按理,沐凌霄作为征北将军才有资格统领所有骑兵。

沐定国的发言,却是让梁萧统领骑兵,意味着大周将会考虑主动出击!

相比开疆拓土,防守是很难建功立业的。

将士们总算冷静了下来,开始接受沐定国的选拔。

董联其实并不算是走后门,作为讨虏将军,他手里的骑兵确实是最能打的一批。

其他校尉和偏将军最多只能带一千人。

梁萧经过和沐定国的商议,接受他的意见,挑选了偏将军洪城和五名校尉,一起并入燕州骑兵团。

沐定国建议梁萧收下洪城,也是为了让此人和董联互相鞭策。

其实二人能力不分伯仲,董联官职在洪城之上,除了敢打敢拼,还沾了些许运气。

敢申请自降官职,也证明董联很有远见。

这些都是昨天被梁萧打服的部将,加上梁萧对梁家军一向治军有方,沐定国相当放心。

一万名骑兵被选定之后,划归燕州驻军,也一并交给梁萧统领。

沐定国又挑了下午梁萧点兵的时间,让沐凌霄讲解梁萧治理梁家军之事。

“原来兰陵侯文武双全,有名将之风!”

众将心悦诚服,没能入选的将士们也颇为遗憾。

梁萧这一次当仁不让,当众致辞,讲解军令。

“以后军中会有主簿、司马和各队的队长,反复向大家强调军法,北胡建号匈奴,随时可能南下侵袭我国,时不我待!”

“此外,陛下派遣我等与元帅讨论,在国内征召英勇之士,能着重甲,充当重骑兵,诸位皆有机会入选!”

重骑兵!

台下又是一阵沸腾。

重骑兵的造价之高举世皆知,其待遇更在其他骑兵之上。

一般的骑兵多用于侦察、游击、骚扰,只有重骑兵适合正面冲阵。

董联望着台上梁萧的身影,激动得无以复加。

这一天,军中将士终于想起了,梁萧是兰陵侯之后,与武圣同族。

“武圣再世!”

这是众将被梁萧击败之后的评价,在梁萧十几招击败沐凌霄之后,他们更是坚信不疑。

梁萧点选一万骑兵相当顺利,下午甚至有大把时间在军营里和沐定国等人讨论。

“兴办武校?”

听完梁萧的构想,沐定国老眼一亮。

“纸上得来终觉浅,在蓟县等地直接兴办军事学校,培养将帅,好过在京城里培养。如此,也能避免军事人才断代。”梁萧解释道。

众将纷纷看向沐定国与沐凌霄。

军事贵族,是绕不开的话题。

沐凌霄其实也算是军事贵族,作为老定国侯之后,就深得世祖喜爱,一再提拔。

当然,沐凌霄本身确实有真才实学。

如果沐定国都同意此事,其他将门世家自然也不敢有意见了。

沐定国沉思片刻,点头道:“如此甚好!高祖立国之初就有过担忧,将门世家与其他文臣世家一样尾大不掉。若能在这一带兴办武校,学子们也有直接参军实践的机会,两全其美,也能堵住那些世家的嘴!”

沐凌霄称赞道:“兰陵侯思虑周全,如此,对文臣武将都很公平。以后大周的参谋和将帅,会有更多选择。”

豁达的老定国侯,让众将无不拜服。

兴办武校的事也确定下来。

燕州和蓟县两地,同时兴办武校,由沐定国担任总院长,梁萧目前负责燕州武校。

北境众将也可以随时去旁听,相当于给他们深造的机会。

至于蓟县的书院,由于沐定国领兵驻扎此地,公羊特也不敢太过猖獗。

阿齐作为辽东第一才女,就在书院里负责给院里的女学生带读,卓有成效。

夜幕降临,梁萧和沐凌霄一起回到定国侯府,将这些好消息告诉众人。

“大哥,过阵子我们就得回燕州咯。”沐琴雪看着嫂子阿齐,依依不舍。

“我们偶尔会去燕州看望你们的。”阿齐安慰道。

沐琴雪这才笑靥如花。

兄嫂离开后,沐琴雪和夏侯青衣随梁萧坐在院子里赏月。

时至初夏,目前蓟县还算凉爽。

梁萧道:“等我领这些骑兵回燕州之后,还得回一趟京城,正好也可以探望云袖。”

沐琴雪激动道:“我也随你去!”

梁萧一口应承。

沐琴雪又想起什么,对夏侯青衣道:“青衣也一起去吧?云袖公主也想见见你。”

夏侯青衣的眼神有些慌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