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章 孙悟空为何无能(1 / 2)

加入书签

方刚接着又说道:“除去对孙悟空的塑造发生了前后矛盾外,这本书在最后的结尾处也并不完美,你们相像一下啊,唐僧师徒几人,那心中的目标是何等神圣,前行之路是何等的虔诚,在他们的心目中,到达西天之后,理想地之处必然是一片圣洁,所有的心愿必能全了,取回真经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恐怕连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也都这么认为,但想不到的却是,唐僧师徒几个苦苦追求的西天圣地,却也不是一片圣土,居然出现了两个坏僧人,跟他们要贿赂,否则就不给真经。”

张雨石先表示了赞同:“是啊,西天的极乐世界,怎么能有这样的坏人。而且后来虽然是唐僧他们几个人给那个坏僧人行了贿赂,也给了好处,但他们在返回的路上仍然又遭了一回劫难,所有的经书全掉到了水里,后来有一本经书还烂了一点,粘在了石头上,这么说来,那么唐僧几人取回的经,不也是不完整的了吗?”

方刚道:“对,这些都是电视剧中演到的。我们在看的时候,恐怕只是觉得有趣而已,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其实这些描写,它已经有悖于一本好书的创作原则了,因为,《西游记》这本书的定位,它必然应该是一个大团圆式的结局,读者期望的是最后有一个纯美好的结果,但没想到的是结尾会有这么些败笔,至少我觉得,唐僧几个取回的经书不完整,这个就是不应该的。”

张雨石道:“对啊,像如来佛祖那么神通广大,他为什么不伸出一个手指,把那点烂了的经书部分给补齐了呢,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吧?”

方刚拦住了张雨石,不再让她往下说,然后扫视了一眼全班,道:“好啦,看看吧,这本书我们还没有进行逐字逐句的深入研究,这里已经就有了两个谜团出现了,谁还能说我们已经看懂了《西游记》,再也不用研究它了?我们且先不谈别的,就这两个谜团,孙悟空本领为什么会变小,唐僧师徒取回的经书为什么不完整,这两个事吧,我现在问一下,别的同学有什么别的看法吗?或者,我们能帮助吴承恩老先生自圆其说一下吗?”

说到这里时,方刚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他知道,以自己的这个初二 (7) 班的实际情况而言,能上好课就已经不错了,学生们的素质良莠不齐,大多没怎么好好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比比皆是,所以在一些知识见解上可能不见得会有什么高论。

但他错了,其实初二 (7) 班一样也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只不过受一些爱违纪的学生影响,有些学生没有好好地展现自己而已,像刘山,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在上回的下棋风波中,刘山就显出了自己作为一个高手的水准,当初差不点儿就把丁立民给赢了,这说明刘山是个挺聪明的孩子。

这回,又是刘山接过的方刚的这个问题,只见他已经高高地举起了手。

方刚向他示意了一下,刘山便站起来答道:“老师,我觉得吧,孙悟空所以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变得本事小了,主要是他不愿意真正出力,很多的本事不想拿出来了而已。咱们看,在花果山做美猴王的时候,孙悟空那是一号人物,那叫花果山的总理,为了他自己的天下,他当然要竭尽全力地去战斗,他的任何输赢生死,都和他本身的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在大闹天宫的时候,孙悟空显得特有本领;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总经理是唐僧,而不再是他孙悟空了,任何的重大变故,首先是会和唐僧有重大的利害关系,而不再是孙悟空,所以,孙悟空的本事才变得小了,就是他不想卖全部力气的结果。就是说,与其说是孙悟空的本事变小,倒不如说是他的地位变小了。”

这一番滔滔不绝的分析,说得在情在理,有理有据,班上所有的同学听得都很认真,大家已经被刘山给深深地吸引住了。

刘山接着又说道:“再说那个取回的经书问题,不错,唐僧他们师徒在取回经书后又经历了一回掉到水里的磨难,甚至连经书最后也是烂掉了一块,不太完整了,但如来佛为什么没有管呢,如来佛难道不知道这些吗?恰恰相反,如来佛不但知道,这些还都是他亲手安排的呢!因为佛祖这么做,是有深刻用意的,他就想让世人知道,其实我们这个世间,它就没有完美的事情,无论什么事,你想追求十全十美,都是不可能的,这就告诉我们,要学会正视这世间的一切,以一份平常心、宽容心来面对世上的各种变化,要学会接受自己和别人的不完美。苏东坡不也是说过这样的话吗,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啊,说得好。方刚的心中在给刘山喝彩,想不到,这么个初二年级的小家伙,怎么会有这么深刻的见地,毫无疑问,刘山肯定是在课下没少阅读,看来,多读书确实是会使人大大地丰富很多。

方刚朝刘山满意地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先带头鼓起了掌,马上,班上也随之是一片热烈的掌声。是的,刘山的精彩讲解,让大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他完全应该得到这一通的热烈鼓掌。

方刚总结道:“好,刘山说得很好!本来,这些是我想要和大家解释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