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章 曾国藩比你还笨(1 / 2)

加入书签

王志君看了看高阳,想,让他回去先不忙,自己正带着徒弟,正好借这个机会再练习练习方刚,让他尝试着好好地处理一下这种学生问题,如果方刚处理不好,自己再做补充。

于是她对何小燕说道:“你稍等一下,我们再好好地教育教育他。”然后转头对方刚说道:“小方啊,这个事你处理一下吧,你好好训导训导这个高阳,给他再做做思想工作,做好这个工作后,再让他回去上课。”

方刚的心思其实并没有多少在高阳身上,自从何小燕这一进屋,他也觉得全身上下似乎很不自在,但这个还不能说,一听王志君把这么个活儿派给了他,赶快应声道:“好的好的,师傅请放心吧。高阳,你来,到我这里来。”

高阳和何小燕都来到了方刚面前,何小燕脸上的表情多少有些复杂,别人看不出,但方刚能感觉到,那一张仍带着些千言万语的脸上,仿佛这一过来就如同一团火焰正在燃烧。

方刚假装不知道,还是那样很热情地说道:“啊,何老师啊,你先坐,先坐。”说着倒了碗水给何小燕,何小燕接过水杯,坐在方刚的对面,也假装成一副局外人的样子,打着官腔,对方刚说道:“是的方老师,你就好好地再训训他,看他以后还敢不敢!”

方刚和蔼地看着高阳,说道:“高阳,你是不是以为自己很笨,笨得不可救药了吗,不不,可不能这么想,老师现在给你说一个故事。清朝的历史上,有一位名人,他在少年时代,读书很勤奋。但他的脑子很慢,一段书总要背好长时间才能背下来。这天晚上,他还在书房里背书,院子里来了一个小偷,这个小偷正要进屋,忽然发现屋里亮着灯光,有人在屋里背书,就没敢进去,而是躲在屋门外一个黑暗的角落里,想等里面的人睡觉了后再进去。可他左等啊,右等啊,这位读书人就那么一段书,总在背,一直背,却还老背不下来,看看都过去了大半夜,天已经要亮了,小偷实在是等不及了,气急败坏之下,他推门进了屋,夺过了读书人的书扔在地上,大声叫道,你真的好笨啊!不就是这么一段吗,这一晚上我都听了无数遍了,连我都会了!现在听我给你背一遍!说着就当当当地真的给背了一遍,居然没有错,之后气哼哼地转身离去。当然也没有再偷人家的什么东西。”

故事讲完了,方刚停了会儿,观察高阳的表情,他发现高阳听得非常专注,若有所思,看样子有所启迪。

他的心里面感到很欣慰,于是他接着说道:“高阳同学!你知道吗,这个读书人,就是晚清大名鼎鼎的宰相曾国藩!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勤奋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法宝!曾国藩和那个小偷相比,显然智商要低很多了,他背书都背不过那个小偷!但曾国藩最后成为了晚清名人,成为了当时国家的一品大员!那个小偷呢,虽然比曾国藩要聪明得多,但由于他的人品太差,始终还只是个小偷,一直也没能成为大气候!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决定一个人一生成败的,并不是你的脑袋瓜聪明不聪明,而是你本身具有的素养!是你灵魂的指导思想!咱们7班,有很多人,现在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恐怕不是好好学习,而是怎么在这儿跟老师捣乱,闹事,不好好地学习!那么你是哪一种类型?是不是我故事中小偷的那种类型?人是聪明的,但办事情很愚蠢!如果你们想做曾国藩那样的人,从现在起,就应该端正自己,成为一个堂堂正正、光明磊落、遵规守纪、文明礼貌的人,那样,才会得到老师的认可,得到父母的表扬,得到学校的承认与表扬。”

说得好精彩,王志君的心里是很满意的,行,用曾国藩的这个例子,挺合适。方刚居然有这么好的口才,真的是一个天才级别的教育家啊,这才参加工作几天啊,就这么能说,看样子能好好处理学生问题了,老校长啊,我想我这个师傅的任务应该是快完成了吧。

她看看高阳,果然,高阳那脸上也是一副很信服的表情,表情也诚恳,说道:“老师,我知道,我懂得了,我其实也不笨,我想我以后会努力的。”

方刚道:“嗯,那好,希望你以后真的能有改变,既然这样,那你就回去吧。”

何小燕向方刚满含深意地又看了一眼,方刚没敢和她直视,更没敢说什么,何小燕向他轻声说道:“那,方老师谢谢啦,我就……回去啦。”

方刚向她说道:“好的何老师,那你就接着……忙。”

王志君一点也没觉得有什么,反倒觉得何小燕有些太多礼了,挥了挥手,对何小燕说道:“嗐,何老师啊,谢个什么,咱们在一起同事,指不定以后谁还会求到谁呐,客气的话就别说啦。”

何小燕笑着又点点头,便和高阳一块离去,自始至终,她和方刚一直保持着的,就是普普通通的同事关系,方刚也没向她表现出一点儿不同于别人的意思,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正正规规,只有他们两个人自己,在心中,曾涌起过不小的波澜。

因为这个,方刚这一天中,课也没太上好,让这么个总在干扰着他的何小燕,弄得他心绪挺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