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章 妙诀就在经验中(1 / 2)

加入书签

既然已经开始了喝酒,旁边的杜啼宇也连忙也跟着相随,喝完了一杯之后,他吧嗒吧嗒嘴,一脸的满足,称赞道:“哇噻!这酒可也不赖呀!我看啊,这事就得这么着,我方哥教给饭店姐姐怎么做凉拌土豆丝,而饭店姐姐做为回报呢,也应该教给我方哥怎么酿酒才合适,这叫门当户对。”

石小红马上又给了他一粉拳,道:“你又胡说!人家饭店姐姐这么大年龄了,肯定有老公,用得着你关心人家是不是门当户对?当心挨人家嘴巴!”

杜啼宇挠挠头,道:“啊啊啊,是是是,老婆教导得对……那我改一下词儿啊,不叫门当户对,就叫等量代换吧?”

方刚笑道:“咦,我的宇弟,你一个教语文的,怎么冒出数学老师的词儿来了?”

石小红道:“方哥,你别理他!什么门当户对还是等量代换的,全不是正常说话,总之这家伙呀,他今天就是不会说人话啦!”

刘青荷倒是一点也没事,笑笑说道:“妹妹别担心,姐姐是三十大好几的人啦,什么没见过,什么没经历过,弟弟和我开一点小小的玩笑又有什么关系,更助酒兴嘛,哈哈!来来,喝酒!”

杜啼宇还是那样没皮没脸地说道:“哎,这就对啦,这才叫我的好姐姐呐,来,我再敬姐姐一杯!”

几个人又喝了一会儿,美酒入肚,让人飘飘然。在享受着这份醇香之余,方刚觉到有一种强烈的热力,在身体中汹涌翻滚,直往上冲,脸上已经开始发烧,啊,这个酒真的是很有后劲,让他想起了前不久和周蝶在一起喝过的那种“天海烧刀子”。只不过,“天海烧刀子”酒是纯凶猛的那种,而这种酒则是柔中带刚。

方刚在“十里香”美酒的燃烧下,心情极爽,说道:“姐姐,关于那个酸辣土豆丝的做法,这个秘诀我可以告诉你,但就怕你还是掌握不好。因为……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只有亲身体验、积累多了之后而形成的一种经验而已。”

杜啼宇顿时大叫:“啊,我方哥来真格的啦,快快,饭店姐姐啊,你这里有录像设备没有?打开打开,这个关于厨师宝典的视频准能卖一大笔钱!至少可以申请个专利什么的。”

石小红直接上去踢了他一脚,骂道:“杜啼宇你又不老实!老师开始讲课了,你就不能再乱说话了!遵守课堂纪律你懂不懂,还当老师呢!”

刘青荷放下了酒杯,笑笑对石小红说道:“好啦妹妹,别闹啦。咱们就听方老师说吧。”转头又对杜啼宇说道:“好兄弟,我这没有什么录像设备。不过你放心,姐姐的头脑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录像设备,方老师无论怎么讲,讲多少,一会儿你看姐姐的,我都能倒背如流!”

杜啼宇吐了一下舌头,道:“哇噻,饭店姐姐应该改名叫神仙姐姐了啊!”

于是,三个人放下了酒杯,听方刚讲,尤其是刘青荷,托着下巴,那眼睛更是连眨都不眨一下地紧盯着他,听方刚说下去。

方刚慢慢地说道:“啊,是这样的,现在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听完了也许就明白了。话说,在明朝有一个特别高明的厨师,他做什么菜都是极香极香,那手艺,堪称一绝呀!连皇帝尝了他做的菜都是赞不绝口。有好多同行人羡慕他、忌妒他,还有小偷进入到他们家,想翻翻有没有什么秘籍之类,但是什么也没有。这个厨师就这么的,干了一辈子,临终时,他的儿子坐在他的床头,拉着他的手说,爹,您一生也没收徒弟,可你做饭有绝活的这本事也别带走啊,您有什么秘方,传给儿子我,这总可以的吧?”

石小红听得入了神,在她面前,方刚仿佛已经不再是方刚,而是那个古代的厨师,她跟着方刚的叙述,仿佛已经穿越了时空,到了大明朝。

方刚接着说:“那个老厨师啊,此时已经命如游丝,但神智还算清醒,他喘息了几口气说,儿子,老爸的秘诀并不难,就是炒菜得会用盐。盐多了,菜咸,客人不喜欢。盐少了,客人会嫌淡。你得把盐放得恰到好处,那菜自然会有一种纯正之味,这个味就是人们最喜欢的,因为人的生命要维持,每天都离不开盐。高明的厨师,就是善于用盐,可这个本事,需要你用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才能领会啊!因为菜多菜少,用盐的量肯定它是不一样的!你只要把握好这个尺度,那菜就肯定会非常的好吃!”

听到这里,杜啼宇先做恍然大悟状,道:“啊?原来是这样啊,我似乎、好像、大概、也许、没准……有那么一点点的,要明白啦!”

刘青荷是何等的聪明,其实也已经全明白了,不过她什么也没有说,还是那样笑吟吟地看着方刚,听他继续地讲下去。

方刚非常诚恳地对刘青荷说道:“姐姐,同样的道理,我的凉拌土豆丝,也是这样的,只不过那个老厨师的本领是用盐,而我的本领是用白糖。白糖这个东西,用在烹饪之中,也是一件法宝,它只要你用好了,那菜肯定就非常好吃的,但这里面有一个用多少量的问题。量多菜则腻,量少菜则平淡无味,你只有把糖放得适量,那菜才会有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