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6章 成都之战(1 / 2)

加入书签

一场场恶战下来,谭有文的湘二军拿下巴东、奉节、万州等四川城市,斩杀吴三桂手下大将吴之茂等将领。

而袁宗第的湘六军,也不落下风,他们则顺利拿下重庆,同时斩杀了吴三桂手下大将夏国相。

这二人,在历史上也是吴三桂的女婿。

湘军接连攻克巴东、奉节、万州、重庆等城市,一时间,四川地区,烽烟四起,战鼓激荡。

谭有文的湘二军和袁宗第的湘六军接连取得重要胜利,湘军声势大壮。

七月中旬,两军在泸州城下汇合,准备进攻泸州。

二军集结后,开始进攻泸州。

经过半个月的猛烈进攻,湘军攻下泸州,吴三桂手下大将高得节只带少数关宁军逃回成都府。

谭有文的湘二军和袁宗第的湘六军在泸州休整半个月后,开始沿沱江进入成都平原。

在这儿,他们将进攻四川省的府城成都。

吴三桂看到关宁军四处惨败的消息,他召集定西将军李国翰和四川总督李国英等将领。

他们在吴三桂的王府聚集,准备商讨如何对抗湘军的下一步行动。

“情况紧急,我们必须拿出有效的计划来对抗湘军。”吴三桂的声音沉稳而坚定。

“王爷,湘军实力强大,我们又该如何是好?”定西将军李国翰表现出了一丝犹豫与担忧。

“李将军,我们不应该轻言放弃,湘军虽强,却也非无懈可击。”吴三桂的目光坚定,展现出他作为平西王的果断与决断。

四川总督李国英也在一旁附和:“王爷说得没错,我们还有一张王牌没动用,只要我们合力作战,湘军定会身败名裂。”

吴三桂微微一笑:“正所谓以逸待劳,我们只需找到湘军的破绽,我们的关宁铁骑就能将他们打垮。”

李国翰表示:“上次我们在荆州的交战中,并未占到上风,但此次不同,我们有更充足的准备。”

“没错,此次我将暗中出击,你们则带领军队分别进攻湘军左右两翼,只需打乱湘军的节奏,他们便难以抵挡。”吴三桂的计划清晰明了。

李国翰和李国英对吴三桂的计划表示认同,他们也意识到吴三桂的军事才华与决策力,为接下来的战斗保持着信心与期待。

在会议结束后,吴三桂下令将四川各地的兵力都调至成都府,准备以成都的天险作为最后的防线进行抵抗。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是他称王的资本,此时他对这支铁骑寄予厚望。

随着吴三桂的命令,关宁铁骑开始集结,在城内各处展开激烈训练与备战。

“准备好了,我们随时待命!”手下大将高得节向吴三桂汇报道。

“关宁军将士,接下来的战斗将是决定性的,相信我们定能取得最终胜利!”吴三桂振奋地对关宁铁骑的将士们说道。

随着夜幕降临,关宁铁骑在城内戒备森严,士兵们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所有人都知道,一场由吴三桂领导的决战将在成都府内展开。

而未来的胜利或失败取决于这一战的结果。

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八月中,当谭有文的湘二军和袁宗第的湘六军抵达成都城下时,紧张局势达到了顶峰。

成都作为四川的府城,也是湘军此次西行最后的目标,显然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湘军首先在成都城下开始扎营安寨,准备长期战争。

湘军整装待发,与城上的清军遥遥相对。

战马声、军旗翻飞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城外,甚是壮观。

湘军的将士们备战已久,他们知道,这一仗将是一场生死较量,将决定湘军的命运。

湘军来到成都城下时,湘军并不急着进攻,而是先做好防守。

对于这一切,大华国谭无名的早有部署。

此次远征四川,湘军带来了大量的火炮。

成都城内寂静无声,但紧绷的神经却如同悬挂在空中的弦索,随时可能触发。

“看来湘军早有准备,他们并没有急着进攻。”李国翰注视着城下的湘军,见湘军士兵在忙着构筑工事,不由得微微皱眉。

“不错,他们看来在城外挖战壕。”看着严阵以待的湘军,李国英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烦躁之色。

“看来,我们面临的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

李国翰和李国英交换了眼神,明白他们与湘军的决战即将来临。

他们下令关宁军时刻注意湘军动向,严防死守湘军的偷袭。

成都城外,湘军开始布阵,仔细筹划着进攻的计划。

谭有文站在一处土坡上,注视着远方的关宁军,他知道,即将面对的是一场殊死搏斗。

城外已经跟随他多年的将士们在静候着命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