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章 烟花火药(1 / 2)

加入书签

值得庆幸的是,谭家村处于潭州中部地区,在清军大部队过来后,受到的影响很少,射圃镇也没有见到清军过来筹粮。

另一个好消息是,张铁正和张平回来了,连同一起回来的,还有二十多个研发火枪火药的工匠。

张铁正一回到湘营,就马上过来向谭无名报告,请他过去工兵营,说是让他看看从刘阳带来的炸药。

炸药是这个时代的黑科技,对于攻城守城都有很大的用处,谭无名叫上张铁正,谭有文,谢林、林初阳、范建、张平等人,一起来到工兵营。

看到张平和几个矿工小心翼翼从瓦罐里取出的炸药后,谭无名一眼便看出这些炸药就是由硫磺、硝石、木炭混合而成的黑火药。和前世子弹中的现代火药相比,黑火药的威力并不是很大,且易起烟,杀伤力也较小,不过这些黑火药,还是让谭无名激动起来,因为他知道火药意味着什么,这也是他一直在寻找着的东西,可以碾压满清骑兵的大杀器。

谭无名蹲下来,捧起一把火药放在鼻间嗅来嗅去,谭无名问张平,一共有多少炸药,得到的回答却是并不多,只十多罐,合在一起不到两百斤。旁边有个一起来的工匠师傅插话说,前几年作坊中的花炮炸药尚有很多,不过去年明军攻打临湘府城时,明军来人将作坊中的炸药取走了大半,说是送到省城供忠贞营麾下的大兵使用。

听了这师傅所说,谭无名暗道可惜,可惜之后却又是发愁,炸药虽然不多,也有两百来斤,可是光有炸药没有火铳,这炸药又有什么用。

是不是能想办法从明军那边弄些火铳来?这玩意虽说不能跟后世的枪相比,可有总比没有的好,说不得自己还能加以改进,改得好便是对付清军的利器。

虽说武器并非决定胜负的关键,可是有比敌人先进的武器总比没有的好。

谭无名随手打开一坛密封的火药罐,却发现里面的火药都泛了潮。

张平也不禁皱起眉头,看着这些因放置不当而糟糕的火药,心疼不已。

“怎么会这样?”谭无名问,想到这些火药的制作不易,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可能是因为南方潮湿,保存不当才会这样。”张平解释道。

突然,谭无名抓了一把泛了潮的火药,察觉到了什么,他嘴角微微勾起,提议:“这是粉末状的火药,不如改装成颗粒状火药吧。”

谭无名毫不犹豫地开始了行动。他迅速把那罐泛了潮的火药拎了出去,找了块布铺在地上,把火药倒了出来。

这时,阳光正当强,光辉普照着大地。谭无名眼看着火药快速干燥,等待着最好的时机。

当火药干透了之后,谭无名把这些晒干的颗粒点燃了起来。这时,整个房间里顿时弥漫起了烟雾弥漫,火苗疯狂地舞动着,散发着让人窒息的燃烧气息。虽然这种火药没有粉末状的那么灵活,但燃烧的效果却是比粉末更加令人惊异。

这些已经成颗粒状的火药烧的十分完美,一点残渣都没有。看到这一幕,张平和其他将领都震惊了。

特别是张平,他曾跟师傅一起研发过火枪,掌握了很多关于火药的技巧。但是,他没想到,这种泛潮的火药居然要晒干才能完美燃烧。

谭无名神奇的表现,这让他感到不可思议。

谭无名思考片刻后,召集众人前往野外进行另一次实验。他命令手下拿来一个小铁罐,密封严实,然后他迅速搓起引线,将铁罐藏在土里。

眼看着引线燃尽,谭无名和众人快速躲开。只听得一声轰响,土地被炸出了泛着惊人深度的口子。众人看得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然而,对于谭无名来说,这种现象并不奇怪。他早已知道起爆的原理和火药的吸水性。当火药含水超过一定比例后,爆炸威力基本成为了未知数,人根本无法控制。

相反,颗粒状火药的吸水性大大减弱,燃烧威力可以部分受到人力控制。这种类型的火药经常被用作爆破工程或战争中的武器。

谭无名并没有停止这些实验,他带领团队继续研究火药制作的方法。

他们试着将火药粉压制成均匀的火药饼,再将饼破碎获得颗粒,经过过筛和磨光处理,最终获得大小一致的颗粒火药。这种火药不仅威力大,而且相对安全,备受军队和矿工的欢迎。

为了制作最强的黑火药,细心的处理至关重要。

在工兵营里呆了整整一天,终于完成了精细的手工处理。下午时分,谭无名带着团队将一罐完美的颗粒状火药埋在了后山的小山坡下。

虽然谭无名并不指望这罐火药能够炸塌城墙,但他还是想通过这次实验向工兵营展示颗粒状火药的威力。

张平和两个工兵营的班长担任了埋药和点火的任务。

这两个班长都是谭无名教出来的最杰出的徒弟,他们非常自豪地担任这个任务。

谭无名也非常赞同这种主动性,他希望每个工兵都能像这两个班长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