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章 潭州惊魂(1 / 2)

加入书签

张铁正对潭州的地形非常熟悉,他没有走官道,走了一条小路,只见他七绕八拐,其它人紧紧跟在后面。

一路南去,所幸没有遇上清军。

沼山离县城很近,走了没多久,就能远远看到潭州县城的轮廓了。

潭州县城位于湘江河西,在现在的城正街,有十里城墙包围。县城共有六个城门,生湘门、通济门、瞻岳门、拱极门、熙春门和文星门。

他们一行人慢慢往前走,不敢太靠近城墙,躲在树丛下悄悄远看,免得被清军发现。

和预料的差不多,潭州城门大开,一些零散绿营兵在进出,整个县城几乎变成一座空城,所见之处,许多地方都是断壁残垣,市井萧然,道路之间,百姓的尸体横七竖八,田垄间无处不在,腥臭难闻,显然被清军们糟蹋的不轻。

从生湘门到通济门,湘江河面浮满了尸体,堵塞了河流,血浸染了河水。在原来的历史上,这次的屠城,潭州县估计死亡五万余人,整个县城幸存者不足百人,最后才由徽商黄克念、程奭激于忠义,出资购地,率僧众收埋县城死难者骸骨,方才入土为安。

连年的战火,也导致潭州县城周边地区荒芜,百姓颠沛流离。

“宁乡巷到花桥米,拱极门来安化茶。挑上河街夸铁色,潭州名久重京华。”

看着远处破败的城墙,谭无名不由得低声吟诵,历史上关于潭州繁华盛世的诗句。

想想潭州在明朝时期,就已号称“小南京”、“金潭州”,县城的商贸十分繁荣,留下了一段段商业佳话。

而现在,昔日繁华热闹的潭州县城,竟遭到如此巨大破坏,尽成瓦砾。

“这些满清鞑子,一定让他们血债血偿!”

虽然以前在史书中有看过这段资料,但是穿越过来,真正看到清兵在潭州县城大肆屠杀,杀人无数,血染湘江的惨状,谭无名仍然目眦尽裂,强忍着撕心裂肺的怒吼,用左手狠狠的捶在大树上。

“济尔哈朗,如果让我遇到你,一定要将你生擒,将你抓到潭州,用你的人头,来祭拜这些死去的潭州人民!”。

谭无名心里恨恨的想,虽然他知道机会不大。

历史上济尔哈朗作为郑清王,南征北战,屡破明军,而且相比其它一起入关的亲王,他活得最长久,一直活到了1655年。

他在潭州屠城后,不久就返回了湘临府,然后参与平叛山西大同总兵姜瓖的反清运动,这场反清运动从1648年底,一直延续到1649年八月份,是满清入关以来最大的挑战。山西全省一旦失陷,必然引起连锁反应,且不说南方大片地方尚未平定,在姜瓖反清后不久,北方各地纷纷响应,反清运动势若潮涌。

不得已,多尔滚亲征大同,从京师抽调一切可用的满、蒙、汉军投入山西战场。这场反清运动,由于孤立无援,最终以失败告终。

高楚晴扭过头来,看到谭无名悲痛无比的表情,让她心头为之一凛,谭无名浑身散发着迫人气势,脸上隐隐呈现肃杀之气,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表现出来。

高楚晴不由暗自心惊,按理说,谭大哥只是一个普通的米铺帮工,怎么感觉到他身上带着久经沙场的铁血肃杀之气,这种感觉,她之前只有在义父和李大哥身上看到。

高楚晴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满怀激愤地说道,“这些清狗,真是可恶,谭大哥,我们一定要为这些潭州县人民报仇!”

谭无名点了点头。

谭无名一直觉得,明朝的灭亡虽然是必然的,但如果不是有太多巧合的因素,被清军夺取了天下,华夏子民是不需要挂着三百年的金钱鼠尾巴,中国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却在近现代落后挨打,毫无还手之力。

一想到清朝政府后期签订了林林总总数十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让中华大地满目疮痍贫病交加,平民百姓无不深陷于水火中,导致中国从此沉沦站不起来,谭无名就感觉异常气愤。

明朝可以被推翻,但是,无论如何,它都不应该是被满清取代。

满清从起家于白山黑水的建州女真部落,到定鼎中原一统江山的大清王朝。制造了不计其数血腥而又残暴的屠杀,可以说,满清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头颅堆山。

谭无名平复了下心情,看了看县城门前的江边沿岸,之前热闹的码头,现在空无一人。以前在县城坐船,从生湘门出门,即到了紧靠湘江的总市,然后直接走码头下河,登船逆流而上,就能去到岳州府,现在看来只能另想他法了。

“楚晴姑娘,看来县城这边是没有船了,我们还是去其它地方看看”。

高楚晴知道谭无名现在心情不好,轻声回道,“谭大哥,随你的安排。”

怕自己说的意思没有表达好,高楚晴又补充了一句,“这次真是多亏有你和铁正哥,我和秋夕才能安全活下来,要不是你们的保护,都不知道后果会是怎么样!”

高楚晴现在想想,犹在后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