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7章 哥嫂去京城,房子买对了(1 / 2)

加入书签

扫兴的人终于走了,大院里又欢乐起来。

“晓丹,来来,给妈讲一讲,你们在外面的生活。”陆海燕拉着董晓丹的手,一副要深谈的样子。

“他们这次回来跟以前不一样,要住好多天呢,你就让他们好好歇歇吧。”陈维可看不过眼了,多大的人了,怎么还像小孩似的。

“好好,你们先休息休息,我来弄饭。维可,你去镇上看看,再添几个菜。”陆海燕说完,又开始埋怨陈朝阳,“你这孩子也真似的,要回家过年也不早点说,我也好多准备点鱼肉。”

虽然好多东西还是需要凭票供应,但早点想办法,总有门路多买一点。

现在这临过年了,年货已经卖得差不多,那些紧俏物资更是所剩无几。

只是这边紧靠长江,又是鱼米之乡,水产品丰富,只要舍得花钱,还是可以买到一些河鲜、江鲜,而且不需要凭票供应。

“正常做饭就行,我们也不缺吃的。”陈朝阳连忙安慰他妈。

迎来的是一记眼刀:“你随便吃没关系,晓丹还是第一次在家过年呢。”

“妈。我也正常吃,吃得太好,回头还要减肥,反而痛苦。”董晓丹笑道。

“减什么肥?谁嫌你胖了?朝阳?你要敢嫌她...”陆海燕瞪眼过去。

陈朝阳苦笑地打断了他妈:“我哪敢了?晓丹长啥样我都喜欢。”

“这才对么,我也是,晓丹长啥样,我都喜欢。”陆海燕说。

“妈,哥他们哪天回来?”陈朝阳看看偌大的院子里,就他们几个人,平日里,是不是就爸妈两个人?

这也太冷清了吧?

那看来董晓丹在省城买房子真是必要的。

既然哥嫂,姐姐他们也不回来,那爸妈完全可以去省城住。

何况妈妈是在大城市出生长大的,虽然因为后来的变故,才不得不生活在乡村,但她骨子里可能还是习惯城市生活。

“不知道,也可能跟你嫂回京城了。”

陈朝阳的嫂子老家祖籍也是本地的,但现在住在京城,按国家规定,知青要下乡,她爸担心她要被安排到北大荒,就先行一步,把她安排回老家。

到了老家,就安置在郊区跟着农民种菜,当然没种几天,就以征用土地安置为名,把她安排进了工厂。

所以,任何时候,都是朝中有人好办事。

“啊?他们回京城?”那幸亏今年自己回来过年,不然爸妈真的孤单了。

陆海燕脸色沉了沉:“听说现在政策松动了,你嫂子可以回京城。”

“回京城?永久的?不是探亲?”这有点复杂了,那哥呢?那两个孩子呢?

“也算探亲吧,但估计也顺便把回京的事办了。”陆海燕说。

“哥也去?”

“真要办下来,他不去还能两地分居?”陆海燕反问。

这倒也是。

“妈,那这样,过了年,你们跟我们一起回省城。”

董晓丹立刻说,哥嫂他们都不回来了,老两口还守在老家干嘛。

“等他们真走了再说。”陆海燕看了看院子里的鸡鸭鹅,还有陈维可养的猪、羊,“就是要跟你们去省城,也要等把这些处理了再说。”

过了年,就是一九七九年了,有的地方已经偷偷地在搞联产承包责任制了。

再没几年,知青将会大量回城,许多人也将会平反,像陈朝阳外公家有好多在申城的房子,也将会退还给他们。

而陈朝阳的外公家,除了陆海燕,大陆就没其他人了。

所以,到时候,会通知陆海燕去接收房产。

“那你们赶快处理了啊。”董晓丹知道,这要在前几年,你想要离开都不行,你不上工,会被倒扣工分。

也就是接下来的一两年,才可以自由选择。

陆海燕笑了:“这半大的小猪怎么处理?收购站也不收啊,怎么着也要再喂几个月,等猪长大了才行。”

这鸡鸭鹅倒容易处理,本来就是每年去旧陈新的,留几只老母鸡生蛋,其他过年杀了,到春天的时候会买小鸡重新喂养。

前几年抓得紧,每户按人口分配养鸡数量,这两年不顶真了,多喂养几只,村干部也不会追上门宰杀。

但是养这些家禽还要喂粮食,所以一般家庭也不会养很多。

陆海燕看了看鸡鸭棚,想着要是等会儿朝阳他爸没买到多少年货,过年这几天,就把这些家禽都宰了。

要是儿子儿媳不回家,陆海燕他们老两口可简单了,最近不是为过年蒸了馒头包子了吗?老两口晚上就到地里拔点菜,搞点菜糊糊,扔几片馒头和包子进去。

现在儿子儿媳回来了,那就不能这么简单了。

陆海燕连忙站起来,去厨房拿了一只大汤盆:“你们休息,其他什么都不用管,我去买羊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