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章 前仆后继(3 / 18)

加入书签

劳力都到城上轮流防守,老弱妇女们就在城里做饭,做衣,并组织了救护队;富有创造性的人们还发明了新式武器,打败了清军无数次的反攻,清军虽然人多,但面对不怕死的江阴百姓,无不战栗胆怯,只盼能侥幸生还。

清军见硬的不行,又使出对付汉人的老一招:劝降。没想到这次在英勇的江阴人民面前碰了钉子 。没办法,只得从别处抽调大批军队,把江阴团团围住,企图困死他们。

七月,由汉奸刘良佐引导清军的精华,一向以骁勇善战著称的八旗兵攻打江阴。他们调来重武器,用云梯攻城,守城的将士则冒着炮火用大刀长枪与登城的清兵搏杀。清朝的贵族"七王"和两地都督都在激战中失了性命。清军统帅闻讯大惊,说:"我们从北京攻陷金陵,未遇见过大敌,想不到江阴这小小的弹丸之地竟有这样的勇力!"

江阴酣战未歇,江南的另一处城市嘉定也已陷入激烈的炮火中。具体情形是这样的:

吴志葵撤出吴淞后,李成栋派梁得胜带领水师驻扎在嘉定城外,又派汉奸张维熙作嘉定的伪知县。他刚刚到任,就执行剃发的命令,因此激动了城内城外的人民,组织起来进行斗争。他们组成民兵,赶走了张维熙,烧毁清军的船只,梁得胜大败而逃。

为了加强组织力量,他们推举开明士绅黄淳耀、侯峒曾来作领导。这侯峒曾和他的弟弟侯岐曾是嘉定有名的进士,两人各有三个儿子,统称"嘉定六侯"。其中侯岐曾的儿子侯文中早死,儿媳便是夏允彝的长女夏淑吉。因为有了这层关系,所以信夏一家对嘉定的情况也就更加重视。

侯黄二人以身作则,率领全家昼夜守卫嘉定城,并象当时许多人一样,把全部家产都捐出来购买军需用品,可谓毁家纡难。城内顿时情绪高昂,与战火正旺的江阴互相应和,气象非常雄壮,一时间成为在奴役下生活的江南人民瞩目的焦点,处在水深火热中的沦陷区人民对他们寄予了厚望。

然而嘉定的情形不如江阴,兵力单弱,又没有那么新式的武器,还是一个土城,因此持久据守不是那么容易。松江的吴志葵派人前去救援,又被中途消灭。嘉定军民得不到外援,困守孤城达十余日之久,与外界中断了联系。消息传来,众人十分担忧。更何况夏淑吉及她的儿子侯檠还和公爹一家住在嘉定城内,这也就更令夏家人担心。盛氏夫人嘴上不说,心里却是忧愁如焚,既担心在城中的亲家十几口人,更担心女儿和外孙的安危。夏允彝父子虽也为他们担心,但更忧虑的是如果嘉定情况不妙,这进军苏州及解放江南的计划就有可能受阻。这好比连环锁,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有半点马虎,事不宜迟,看来必须尽快行动。

情况瞬息万变,计划立刻提前实施了。命令被迅速秘密地送到了各个城市义军所在地。在夏允彝父子的催促下,吴志葵派遣部将鲁之7率领三百名先锋队冲进了苏州的胥门,如入无人之境。快马飞报,夏氏父子兴奋异常,连连催吴志葵按规定发兵支援。谁知吴志葵这时却忽然犹豫不决,徘徊起来。信夏急得简直要抽出刀架在他的脖子上,连声骂:"竖子不足与共事也!"

鲁之7与三百壮士冲入城后,因为没有大军支援,被埋伏的清军骑兵围攻,他们奋力迎战比自己多十几倍的敌人,想拖住时间,为支援部队打开通路。然而支援部队没有来。三百壮士全部壮烈牺牲,鲜血染红了姑苏呜咽的河水,也溅满了高高的胥门,这座曾悬挂过吴国忠臣伍子胥头颅的城门。

噩耗传来,夏家父子惊呆了,信夏痛哭失声,为壮士们的义举而哭,更为他们的冤死而哭。吴志葵更慌了手脚,连声说要撤军。夏允彝流着老泪留住他,向他讲明已没了退路的形势,求他立刻发兵。没有主见的吴志葵又被说服,这才带人向苏州进军。信夏擦干了热泪,从大局出发,听从父亲的劝说,随同吴志葵一起奔赴苏州,希望能争回一点时间,赢得成功。然而苏州守军已有提防,派重兵守卫城池。吴志葵的大军在连日的夏雨中驻守在苏州城下,进攻了几次都失败了。这时太湖地区吴日生领导义军"白头军"(用白布包头,故得名)占领了吴江,积极与吴志葵联系,希望共同攻打苏州。信夏父子也催促吴志葵迅速行动。然而吴志葵行动拖拉,军内又士气大跌,军心涣散。由于平时吴志葵治军不严,士兵又良莠混杂,因此开小差的,说怪话的,干什么的都有。夏氏父子整日奔走于军营,安定军心,又要督促吴志葵进攻,为他出谋划策,弄得心力交瘁。偏偏这时又传来了嘉定失守,侯峒曾一家为国捐躯的消息,夏允彝父子痛心之余,又担心计划会完全失败,还要关心不知死活的淑吉和她的公公侯岐曾一家,一时间心头的苦水就象那连天的阴雨,点点滴滴,怎一个愁字了得!悲痛之余,夏允彝用血泪写下《五哀诗》,哀悼在嘉定战争中牺牲的侯峒曾父子三人及另一位统帅黄淳耀、将领张锡眉。

嘉定失守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天公不作美,正当嘉定军民奋力守城时,盛夏时节的江南又连下了几天大雨,雨水淹没了人的膝盖,也淹湿了嘉定城的土围墙。

七月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