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章 吉他(1 / 2)

加入书签

其实上次随安说过后,念之就找了吉他老师,打听过了专业的培训机构。现在艺术培训因为和升学彻底脱钩,价格越来越便宜,随处可见专业的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来授课。

可是还没等念之说出要去试课的老师情况,随安就先说话了“妈妈,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弹吉他的人,我想跟他学。”

“网上?是网红吗?”念之有点犹豫。

“不是,他的视频才几十个人看,还不如人缘关系好点的普通人呢。”随安笑了,但是立即又说“但是,这个人,他好像能弹进我的心里去。说不清楚,就是好听。”

说着,随安打开视频给念之看。

是一个很普通的男人和一个小男孩对坐着弹吉他。两个人坐在大门口,门外就是一条街道,行人来来去去。

男人头发略长,清瘦,个子很高,却坐在小板凳上,陪着那个小男孩弹吉他。整个人的姿态显示出一种略带滑稽的意味,蜷缩住,陪小孩在玩的有趣状态。

他穿着人字拖鞋,大大的短裤和白色T恤,状态很年轻。

小男孩调皮,弹琴时总是偶尔分心,时不时就赖皮的样子冒出来,偷偷看着男人。每到此时,男人露出无奈表情,小男孩就很得意,像是他成功捉弄到了这个男人,而大人对他无可奈何。

念之瞬间懂了,为什么随安会喜欢这个视频。

心像是被揪了一下,轻轻的疼起来。

这是随安没有得到过的陪伴,来自于一个父亲的,松弛的、温和的、疼爱的陪伴。

而随安自己可能还没有察觉到。只是在那里笑的嘻嘻哈哈,越看这个小孩如何气到旁边的大人,随安就越乐呵。

这一切在念之的眼中,又悄悄转化成了歉疚。没能够给自己的孩子这样的一个环境,这是作为妈妈的失败。

是妈妈在挑选丈夫时,没有真正担负起责任,没有为后代细细考量,才会让孩子有如此大的缺失。

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你知道这个老师在哪儿吗?”念之直接问重点。

随安高兴了,兴奋的说“知道的,他发我了。我私信问他愿不愿意收徒弟,他说不一定,得见面详细聊,最好带着家长。不带家长不见面。”

是个按照规矩来的人。

平日里就怕随安自己拿着手机去和成年人聊天,怕她受到伤害。

于是高高兴兴吃火锅,尽管狂吹空调,也还是吃的大汗淋漓。随安兴致高昂,迫不及待就要赶紧去老师那里。

开着车,七拐八拐,才到了一个郊区,周围一带都是农民的自建房,看着几乎是乡下了,周围的小店也都是土土的,马路上甚至偶尔有拖拉机开过去。

没有标准的停车位,天地之间随便停。

整日生活在闹市区,停车位打破头的念之甚至不知该怎么停车,只能尽量靠边。母女俩一脸茫然的下车,打量这个周围环境。

一条大黄狗优哉游哉的从母女两人身边经过,没有栓绳。

随安愣了一下,指着狗说“是流浪狗?没有栓绳,这有点危险吧,会不会咬人?昨天我还看到新闻说流浪狗有可能携带狂犬病。”

大黄狗回头看了她们两人一眼,眼神成熟,非常淡然,丝毫没有疯狂的模样。

来回看了看车辆和行人,大黄狗很懂秩序的过了马路。

念之说“随安,你真的要在这里学吉他?这环境……靠谱吗?”

随安打开手机的导航,两人步行进入对面的小路,问了好几个人,指的方向乱七八糟,然而也可以理解,这种小路,家家户户门外并不是规整的道路,每个人指的方向只能是个大概。

走了一会儿,听到了琴声。

应该就是他了。老黎。弹的是一首老歌,《一生何求》。

寻尽了却偏失去,未盼却在手……

音乐有种能力,直达人的内心,虽然这吉他声没有歌词,但每一句曾经记得的词句,都飘进了念之的心里。

站在门口,念之拉住随安,听完了这一整首。她信自己能够听出这个人的本质,艺术离人的心最近,对自己最诚实的人才最能打动其他人。

一个人的作品之下,是一个人灵魂质地的体现。

做不了假。

技巧能带来很多东西,能让一个人暂时看起来好像很厉害。但最终真正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的,是这份真诚。观众听得出来,永远能判断出来这里面感情的真假。

曲如其人,文如其人,说得也是这个意思。

不是作品的美感技巧和表面展现、推崇出来的一切,而是这一切的底下,在冰山之下,一个灵魂就是能感觉和触碰到的,另一个灵魂的真实质地。

他的孤独、悲伤、他的怜悯、慈悲。

由此,你知道,你不孤独,你们也许从未见过面,但你们对同样的情感和情绪,有着如此一致的感受,茫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