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章 李老师(1 / 2)

加入书签

坐在车上的念之打开了一点窗户,让风吹进来,这些往事每次想起时,都让她觉得呼吸不畅,非得几次深呼吸后才能缓解。

从那次事件后,李文清定了一个规矩,要去她家前,必须要先打电话问询,要预约。起初大家以为总有能预约到的时间,然而,病人的状态是一条向下的抛物线。李文清本就是个瘦弱的人,而且多年教师岗位,也有着各种职业病,心脏不是很好。每日陪伴这样的病人,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吃的药越来越多,全凭一口气扛着。

然而让念之最想不明白的是,外婆没生病之前,妈妈李文清和外婆的关系并不怎么好。外婆三个孩子,她母亲李文清是老大,还有一个舅舅,一个小姨。外公去世很早,那时李文清才五六岁,弟弟三岁,妹妹刚出生不久。外婆一个人扛起一整个家,但是,就是不喜欢李文清,觉得她性格执拗孤僻,难相处,说话总爱教育人。两人在一起时,总是吵架。

李文清以前每次说起小时候受的委屈,挨得打,都会掉眼泪。念之是听着李文清成长血泪史长大的,李文清小时候,就在帮弟弟穿衣服穿裤子,有次不小心把皮筋绑在了弟弟的袖口上,几个小时后,大人发现弟弟的手变紫了,全家人吓坏,抓住李文清就往死里打,打掉了她的一颗牙齿……

当李文清十几岁去插队时,其他人都带着各种家人做的被褥、酱菜,李文清的都是自己做的,妈妈太忙,想不起来她……她插队的地方偏偏很冷,其他人都有人送棉裤,而李文清就全靠多穿几条裤子扛过来。

每次说到这些,李文清都会哭。沈念之从小听着这些故事,愤愤鸣不平,甚至也不与外婆亲近。

可是念之没想到的是,在外婆生病的时候,去照顾的那个人却变成了李文清女士。舅舅和小姨家里都有各种事情要忙,工作要忙,孩子要陪……好像就李文清女士没有。

最不疼爱的那个孩子,是最孝顺的。

真是讽刺。

而在一旁目睹所有过程的念之,会有另外的理解。她能辨别出来这里面的孝顺,很奇怪,她不是类似爱的东西,更类似一种执念。

就是,李文清女士在照顾自己妈妈这件事里,是在弥补自己一个没能说出口的话——我才是你最好的孩子吧,我才是最值得爱的那个吧……

可惜的是,外婆生病后,越来越糊涂,再也无法给予李文清这种肯定,无论李文清做多少,这句肯定的话也没听到过。

直到外婆去世,也没听到。

外婆离开后,李文清也倒下了,住院了整整半年,各种疾病都爆发出来,消瘦到不到九十斤,每天需要在医院里输营养液。

街道还给李文清颁了一个奖,孝道榜样。可是李文清婉拒了,她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什么采访都不想接受,也不去拿这个奖。

做老师的人就是这样,全方位给自己打分,评定。

李文清放不过自己的地方,是外婆的去世原因。老太太突然有天清醒了些,坐在那里整个人愣怔住,发现自己过着这样的日子,然后趁李文清打盹,将李文清药盒里的所有药,一饮而尽……

等到李文清午睡醒过来时,来不及了。

李文清想不通,自己已经如此尽力了,如此努力的情况下,为什么妈妈要这样对待自己,而且以这样的方式,激烈的结束这一切。

弟弟妹妹倒是没有怪罪李文清,毕竟大家都眼睁睁看着照顾一个失智老人有多艰难,亲眼看到大姐是如何苍老消瘦下去,完全是一命换一命。

大家都提过把老太太送养老院吧,大家出点钱,这样真的不能继续下去了, 但是李文清不答应。

她冷冷的说“妈当年一个人照顾我们三个,能拉扯大。怎么我们三个照顾妈一个,却照顾不了呢?”

这话说完,弟弟妹妹也不敢吭声了。毕竟大姐就是这样,人家就是要自己出力,就是不认输的人。

李文清女士不认输,就像小时候能够逆天改命考上师范,能够逆天改命从农村到城市,嫁给城里工人,还能够逆天改命生下一个优秀的女儿……

李文清女士的一生,就是不停奋斗努力、顽强且上进的一生。人定胜天,绝对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战士。

前大半生的辛苦,到了老年迎来变化,不仅是职业上的桃李满天下,受到尊重。更是因为女儿念之的优秀,学业一路顺利又轻松,还因为念之嫁的好,家庭美满,真正的上嫁。李文清每次想到念之,都会脸上带笑意。

只是,李文清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女儿念之永远都只有好消息告诉她,念之的那些坏消息去了哪里?

……

车子停下了,念之的思绪也慢慢飘了回来。已经到父母家楼下。

这套房子还是陆铭出钱给换的房子,三间卧室,能够让李文清离开曾经的旧屋,换个心情。

出了电梯口,一家三口换鞋,就闻到里面飘出来的饭菜香。

炸黄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