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章 公平(1 / 2)

加入书签

班主任老师吓得站起身来,去给沈念之拍脊背,甚至开始回想前段时间学校里刚普及的海姆立克法是怎么做的,要不要从身后把沈念之抱起……

其他几个老师也闻声凑近了过来,大家看着沈念之脸色越来越红,就是发不出声音。有个岁数大的女老师从桌上扯过来本子和笔,递到念之面前。

念之拿过来,写下,嗓子受过伤,说不出话。对不起。

写完后念之拽过包,椅子被包的长带挂住,因为她的突然用力,椅子瞬间倒在地上,发出很大的声音。念之本想扶起来,可是,她喘不过来气,必须要离开这里,带着一脸歉意,就这样逃出了办公室。

随安十二岁,刚刚进入青春期。

这所中学的初中部让周围的房价处于全市的领先位置,置换率也遥遥领先,大家像是接力棒一般的传递着。

沈念之并没有住在这附近,他们住在新区,更为宽敞现代化的地方。老城区的房子是沈念之的奶奶过户给她的,念之的奶奶搬去了郊区老屋生活,五年前把这个四十多平米的房子送给念之。

就是这样,陆随安才能够在这个初中部上学。

然而,每天路上来回也要各多花去二十分钟时间。

陆铭觉得这都不是问题,可是,念之觉得就是这四十分钟让孩子崩溃的。每天通勤多出的四十分钟,再加上好学校压力更大,随安越来越不开心。

可是,怎么也没想到,陆随安想退学。

念之回想自己的小时候,请假都是要想好理由的,迟到都会脸红。退学?这是极为大逆不道的事情,只有学校里犯了大错,学习极差的人才会做的选择。

而她沈念之的名字,永远都是在好学生那一栏,在表扬榜的榜单里,在各种奖励和被赞美的地方出现。

她也是努力做妈妈的,跟着书本学,一天天的带大孩子,陪着学习,从不敢打骂,注意自己的言辞……

可为什么,她的孩子会想退学呢?

念之从来没有处过这个位置,这样下风的位置。从小,她都觉得那些学习不好的人就是不努力,处于差劲位置的人都是不够努力,或者懒惰……

但是,她沈念之对于生活,没有一丝懒惰和敷衍,凭什么,凭什么她要处于这样的位置?

所以,她心中最大的声音是——不公平。

陆铭当时宽慰她,说,“这叫均值回归,你和我都是学习相对容易,可能在我们的家族里都属于基因突变,下一代回归到普通,这非常合理。”

沈念之苦笑,说,“回归到均值,我也是能接受的。可是,这直接跌破底线,我到底哪里做错?”

考试是有标准答案的,对照着答案,总是会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能够及时改正。当了一辈子好学生的沈念之束手无措,不知去哪儿买到生活的参考答案。

这件事情叠加在沈念之心理上,使得她的喉咙常常觉得不舒服,在家说话也更少了。偶尔说话,也是应和两声。

退学事件办的无声无息,在假期前两个月休息,连着假期,将近五个月,陆随安每天睡到自然醒,之后就不出自己的房间门。

念之当做看不见这一切,也说不出任何鼓励或者安慰的话,索性不说。一家人住在这个一百四十平的房子里,每个人有自己的房间,就像三个合租人。

每天下午四点,会来打扫做饭的姜阿姨,按照大家口味把饭菜做好,她可能是唯一一个穿行于他们三个人房间的人。

这样过了四个多月,有天姜阿姨收拾念之屋子时,把一张纸放在了念之的桌上。

念之拿起来看,是私立学校的宣传册。

姜阿姨很温和,笑着说,“我在随安垃圾桶里看到的。你别担心,我看小姑娘心里有数。”

虽然知道这是一句安慰,但念之还是向姜阿姨投去了感恩的眼光。

果然,几天后,随安和陆铭说自己想去这所学校念书,她自己去看过环境,学校人少,宽敞,就这两点。

陆铭立即如同接了圣旨般答应下来,回头就开始联系学校和各种认识的人,打听这所学校。除了收费高,也颇花了一番力气,才让随安能够在开春的时候去上学。

新学校是住宿制的。也就是说小姑娘随安给自己找了个离开家的方式,她是要躲谁,沈念之不敢问。

这个年代当妈妈是被束缚住了所有的手脚,不敢多说话,原生家庭的论调,母亲是一切问题的答案……所有的心理学书籍都在告诉妈妈们,孩子的所有问题,几乎都来源于你们。

而正在做心理咨询的念之,咨询师也会让她回看自己的家庭。

“我都三十八岁了……我的问题怎么还得怪我妈呢?”念之哑然失笑,她不是很理解咨询师为何要如此归因。

更想到的是,未来有一天,随安如果去做心理咨询,是不是也会被咨询师这样引导着不断的回看,去探讨妈妈哪里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