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章 老宅(1 / 2)

加入书签

沿着安定坊的坊道一路向南,从南门离开安定坊,横穿过六条坊间大道中的其中一条,便进了安平坊的北门。

一路向前,走了大约有一公里,往右转进了一条稍窄一些的街道,沿着记忆中的方向,再转过两个街角以后,停在了一处小院前。

仔细回忆了一下,确定没有找错地方。穆毅从怀中掏出了一把钥匙。插进了门上的锁里,一拧,“啪”门锁应声而开。

因道路复杂,怕跟丢了的两个小尾巴已经是紧紧的跟在了穆毅身后。 这时看到穆毅打开了一处小院的门锁,也跟了进去。

进得门来,所见就是一座影壁,沿着影壁往里走,稍微一拐就进入了院中。

说是小院,其实并不算小,约有两三百个平方的样子。

北面靠近正房的半边,地下铺着青石,空荡荡的。只在中间的位置放着两口水缸,边儿上还有一口水井。

南边儿的半个小院则是泥土铺就。最靠南墙的位置长着七八棵桃树,此时正值开春时节,桃花开的正盛,为这个小院带来勃勃的生机。

其它的地方则是开垦出的菜地,一垄一垄的。只是现在已经长满了杂草,显是好久没有人收拾了。

正屋三间,皆是砖瓦房。

这在安平坊,并不常见,除了沿坊道两侧的“商业房”以外,大部分人家的房子都是茅屋。

泥墙茅顶,每年入夏之前都得重新抹一遍泥,添一些草,不然夏天多雨的时节极有可能会漏雨。

除了三间正房以外,与院门相对的一侧还有一间小屋。看着屋顶垒出的烟囱,和屋檐上被烟微微熏黑的痕迹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间灶房。

在最南边的角落里。还有一间茅房。

这就是穆毅的老宅了。

……………………

穆毅他们家原来祖辈也是安平坊中的一户普通贫苦人家,是从穆毅的祖父开始发迹的。

穆毅的祖父虽然因家贫没有机会读书,但自幼聪慧的他在货栈里从跑腿小厮做起,一直做到了大掌柜。后来甚至自己开起了货栈,有了自家的铺子并组建了运货的商队。

这处小院也从茅屋变成了现在的砖瓦房,还用青石铺了地面,雇人在自家里打了井。

到穆毅的父亲这一辈开始读书,可惜他父亲的天资不好,读了一二十年也仅仅勉强过了第一级童声试。

眼看读书无望,父亲及冠以后也就接手了祖父的生意。

虽然父亲读书的天资不好,但或许是因祖父的遗传,经商的天赋却着实不低。

父亲在祖父的基础上又把生意做大了很多,遂在城北的胜业坊里买了一座大宅子。一家人就都搬走了。

已是二十余年,当时祖父尚在,穆毅也还没出生。

只是这处老宅仍然保留着。家里也不缺这点钱。每逢过年全家人都会回来一趟,住一二日,打扫打扫卫生,准备些祭品,祭灶奉天。

如今父母与祖父都已故去。这次来的就只有穆毅了。嗯,还有两个新收的小尾巴。

屋门并没有上锁,只是用插销销着。穆毅推门进入堂屋,只见堂屋颇为宽敞明亮,最北面摆着一张四方桌,两侧放着两把太师椅。

南边儿靠里的地方摆放着一张能围坐七八个人的圆桌,四周摆了四五个胡凳。

堂屋进门的右边墙上开了一个门,连接着东厢房。里面床、衣橱、衣架俱全,靠墙的位置还摆放着两把椅子。

看完了堂屋和东厢房。转出门来,从院子里到了西厢房。西厢房中的陈设和东厢房差不多。只是在靠窗的位置多了一张宽大的书桌,其上笔墨纸砚俱全。

这个房间也是穆毅最熟悉的房间,因为记忆里每年穆毅随母亲回来过年祭灶时,他都住在这里。而书桌前是他待得最多的地方,读书可谓刻苦。

穆毅在打量房间的时候,二女也跟在穆毅身后好奇的看着。

在屋里转了一圈,让二女去院中等候。穆毅伸手从书桌旁的书架上抽出了一本厚厚的书,翻开,从里面抽出了十几张银票。

因为每年过年都在老宅过,所以穆毅每年都是在这里收到压岁钱,每次大小不等,有十两的,五十两的,还有一张一百两的。

穆毅平时也不缺钱,所以每次收到的压岁钱都是顺手夹到了一本书中。却也不怕遭贼,贼也不会翻书,会翻书的也没必要做贼。

把银票揣到怀里,穆毅来到院中,

指着连接堂屋的东厢房对二女说道。“你们就住在这个房间吧,屋内的衣柜里有干净的被褥枕头等物,趁着现在日头正好,拿出来晾晒一下,铺到床上就可以睡人了。”

给徐翠翠安排好任务,穆毅就打算出门采购一番。这次来的匆忙,并没有带什么东西,也没有带婢女,只好自己去了。

“我出门买些吃食回来。”这处小院已久不住人,虽偶有打扫,并不显得破败。但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