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4章 宋志群的官威(1 / 2)

加入书签

凉州州府武威的衙门。

恢弘无比,大门两侧,有两尊威武的石狮子镇守,赤红的朱漆大门。

旁边放着一面很大的鸣冤鼓。

宋志群下了马车,站在衙门的大门前,抬头望着,有些愣神。

自己本是并州的官,却站在了凉州的州府衙门前。

并州人,站在了凉州的土地上,为了凉州百姓的未来而倾其所有。

此时此刻,宋志群的心中是无比复杂的。

当年自己初入官场,立志要为百姓鞠躬尽瘁,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

却因此被人一再打压。

不惑之年,才坐到郡守的位置上,但实际只有一点话语权。

心中的抱负,一直被并州本地世家掣肘。

他何德何能,以并州官的身份,进入凉州的州府衙门啊?

想到深切之处,宋志群的眼眶渐渐湿润。

他应该感谢张羽的信任。

若是真的能在凉州一展抱负,也不枉为官十余载。

“大人?”

旁边的属官看到宋志群这般模样,眼中尽是诧异,于是轻声唤道。

宋志群的思绪终于被拉了回来。

他无声的走了进去,众多属官也跟着走了进去。

在公堂的案上,已经摆满了众多文书。

宋志群走到主位上,缓缓地坐下,然后开始查看这些文书。

众多属官面面相觑,以前从未与宋志群打过交道,也不知道宋志群的性格如何。

但是按照目前来看,宋志群有点沉默寡言,似乎有点不好相处。

从下了马车到坐到公堂上,宋志群始终没说过一句话。

就在那里安静的看着那些文书。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属官们腿都站麻了。

额头上已经开始冒汗珠了,但此刻谁都不敢打扰宋志群。

“累了就坐着吧,等我看完这些东西。”宋志群语气平静的开口。

“是,多谢大人!”

属官们,如释重负,纷纷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然后在两侧找了一个位置坐下。

然后几乎是同时松了一口气,久站之后,终于坐下那种舒适感,真的是很难形容。

足足过了三个时辰。

日薄西山。

宋志群终于大略的看完了桌面上的文书,他都觉得眼睛有些干涩了。

其实是可以让这些属官,直接给他总结汇报。

但是初到凉州,如果一切都是从属官的口中了解,恐会犯错。

一州之地数百万百姓的未来,总不能如此轻率。

累是累了点,但宋志群对如今凉州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四十余万户,二百多万口,六万余顷农田。”

“如此数量的农田,如何能养活凉州的百姓?”

古代一顷大概等于五十亩,六万余顷,就是三百多万亩。

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低下,平均一亩产量在一百斤上下。

一亩农田一年的产量,养活一个人都有点费劲。

一亩半养活一个人是刚刚够,但是百姓还需要被地主剥削,还要交赋税。

层层剥削下来,最后能留在百姓手里的粮食并不多。

所以,如今大齐的百姓,只能靠稀饭稀粥,才能凭借为数不多的粮食活下去。

“这只是记录在册,拥有户籍的百姓,这段时间,其他州涌入凉州的百姓多不胜数,在两百万口的数量上,还要再加上至少六七十万口。”宋志群拧着眉头说道。

单单他从并州就带来了二十几万。

实际进入凉州的百姓,或许不止六七十万口,有可能已经达到了一百万口。

想要让这些百姓,都能分到农田,就要好好的算上一笔账了。

按照三百万口去算,每一个人分到两亩良田,那就是六百万亩,总共十二万顷。

也就是说,在凉州原有的基础上,再加三百万亩良田。

许多可以开垦良田的地方,都是山区,山林乱石林立,开垦的难度极大。

按照张羽的要求,要在赶在春分时节,让凉州的百姓,都有田可种,难度极大。

“除武原郡以外,重新统计凉州的人口,以现有的农田数量,做到每户每一口一亩农田,这部分农田不得耽误春耕的进度,农险之时,全州百姓进入开垦环节,除老弱之外,女人都要投入进去。”宋志群命令道。

先让凉州本地户籍的人口,一人两亩农田的程度都做不到。

那就一碗水端平了,每家每户都能分到农田,才能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然后告知全州百姓,开垦出来的农田,最后都会分到他们的手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