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3章 学院比试(1 / 2)

加入书签

“父皇,我明白您的意思……”

李承乾问道:

“但是如何才能平息这场争斗呢?我们需要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

李世民沉吟片刻,然后说:

“朕觉得可以采取一个公平的方式来决定大唐第一书院的名号。

这个方式就是——举办一场比试。

邀请各个书院的学生参加,通过比试各自的才学来定胜负。

这样既能够解决争斗,也能够促进学术交流。”

“这个主意不错!”

李承乾赞道:

“父皇,儿臣这就去安排。”

“好,你去安排吧!”

李世民摆摆手叮嘱道:

“一定要注意公正公平。

不能让这场争斗影响了大唐的声誉。”

“是,父皇!”

李承乾恭敬地回答道,然后转身离开御书房,去着手安排比试的事宜。

而李世民则站在书桌前,目光深邃地看着窗外。

他知道这个决定能够平息当前的争斗,但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大唐的声誉和推动学术的繁荣发展。

他坚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唐的文化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长安县令杨青正坐在书房中,听着手下的衙役汇报着长安学院和皇家学院的学生又一次打了起来的情况。

杨青一边听着,一边皱着眉头,心情十分沉重。

这个困扰可不是一次两次了。

这两个学院一个是皇帝亲自创办并由太子监管的,一个是二皇子李泰创办的,都代表着大唐王朝的最高教育水平。

但是,里面的学生都是世家子弟,他们互相之间的争斗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杨青深知,这些学生都是未来的大唐精英,他们的争斗会直接影响到大唐王朝的未来。同时,这些世家子弟的背后都有着强大的家族势力,处理不好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杨青的手下也十分为难,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杨青思考了片刻,道:

“你们立刻去调查这件事情,看看是谁先动手的,然后再来向我汇报。”

手下们立刻行动起来,去调查这件事情。杨青则坐在书房中,思考着如何才能妥善地处理这件事情。

他知道,只有通过妥善的处理才能让两个学院的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维护大唐和谐的目的。

然而,这个案子十分为难。

杨青必须要找到一个既能维护律法又能让两个学院的学生们心服口服的处理方式。

他思考了很久,最终决定亲自前往长安学院和皇家学院,与两个学院的院长商议解决这个问题。

在长安县衙,郑众和马融两位大儒因为学生之间的争斗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郑众是长安学院的副山长,马融则是皇家学院的副院长。

两位虽然都才华横溢,但在这一刻,因为各自的学生被对方打了而变得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郑众指责马融的学生无理取闹,而马融则反驳郑众的学生挑起争端。

两位大儒互相指责对方的学生,情绪越来越激动。

他们的话语越来越尖锐,气氛越来越紧张。

长安县令杨青坐在中间,默默地听着两位大儒的争吵。

他心里明白,这场争斗不仅仅是两个学院之间的矛盾,更是大唐王朝内部的矛盾。

杨青深知,如果处理不好这场争斗,将会有不可预测的后果。

杨青思考了片刻,他决定要采取一个妥善的措施来解决这场争斗。

他站起来,大声地说:

“两位大人,请息怒。

我们不能让这种小事影响到长安的安定。

学生有个建议 不如我们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郑众和马融听到杨青的话,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

他们停下了争吵,开始听从杨青的建议。

杨青接着说:

“学生望我们能够举行一场辩论会,让两个学院的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才学和见解。

这场辩论会的主题是‘大唐的未来’,旨在让两个学院的学生们互相了解彼此的观点。”

郑众和马融对视一眼,同时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明白杨青的建议是为了解决两个学院之间的争执。

于是,他们决定共同组织这场辩论会,让两个学院的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见解。

在长安书院,学生们纷纷议论着长安县令和郑众、马融的调解失败,对皇家书院的学生和郑众、马融都有些嚣张的态度表示不满。

李明轩的两个弟子李皓明和李皓月被其他学生称为大师兄和二师兄,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