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章 编纂氏族志(1 / 2)

加入书签

上过战场的原因,李明轩对于现场的血腥还不抗拒,但是李少康和李崇信两兄弟就不同。

两人第一次见识到这样的杀戮场,一时间捂着抠鼻面露苍白之色。

李崇信相比李少康要好上许多。

李崇信身边的卫队施斌看着李崇信的表现夸奖道:

“不错,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竟然还能站着,是个汉子。”

另外一边,李少康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呕吐,到现在他看着肉泥一样的尸体还是忍不住发呕。

“唔……”

旁边的太子卫队士兵劝说道:

“公子,要不您还是先回去,我看您的样子实在是撑不住了。”

想要继续坚持的李少康摇头道:

“不行,我还想坚持一下,以后迟早要面对的!”

李少康坚持的样子让士兵有些动容,士兵看着李少康道:

“公子要不我先扶着你,等你适应了咱们再往前走?”

李少康看着左右的人越来少,看着一番好意的士兵点头道:

“好,谢谢你了!”

李明轩总觉得这件事情透着那么一股子不寻常,甚至这次袭击崔三的就是背后的清河崔氏,也只有清河崔氏才有这样的能力办成此事。

“崔三死了对谁最有利?”

答案显而易见,死了的崔三不管是袭击河间郡王的儿子,还是家族被灭门,叛国将国家机密交给羌族的事情全都没有了对症。

想到这,李明轩心中越发地坚定了起来。

自从清河崔氏对他们家动手,两者就是处于对立面,李明轩一天不死,崔氏就不会放过李明轩一天。

“想让我死?

小爷我偏偏不让你们如意,我就是要活着,要和你们作对,总有一天把你们连根拔起。

什么千年的世家,就算是千年的王八,壳子我也要给你们掀了。”

李明轩说着心里的动力更足,对着身边的士兵道:

“跟我上山看看,对方刚刚肯定不会把线索留在路边。”

李明轩说完,训练有素的太子亲卫便按照李明轩的命令开始四散着在周围的山头树林里搜了起来。

就算天上悬挂着太阳,但是西北的寒风依旧不给太阳的吹打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李明轩忍着打摆子的身体,仔细检查着脚下的每一处地方,至于忍着寒冷坚持着的意义是什么?

李明轩脑海挥之不去的记忆,一家上下近百人被残忍地虐杀,这就是答案。

随着队伍散开,搜寻的轨迹越来越远,终于在一些地方发现了线索。

首先看到线索的不是沿着官道先前搜寻的李承乾,也不是适应了血腥气的李崇信,而是在原地强忍着恶心的李少康。

李少康捡到了一片血衣,本来是想扔出去的,但是上面的血液明明是某种符号,李少康便拿近检查了起来。

“清河崔氏,杀人灭口。”

八个字很快让李少康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李少康估计,这就是清河崔氏在金城商行的掌柜崔三所留。

对于崔三此人李少康并不是没有了解,反而当初接触过。

当初的崔三和李少康见面是在狄道县的李氏祖宅里。

五姓七望一家,虽说陇右李氏不是最亲密的一家,但是同属于五姓七望,加上崔三来金城,这里是陇右李氏的地界,他作为外来者,想在陇右李氏的地盘上做生意,当然得拜访一番。

当初接触的时候李少康对于崔三此人最大的认识就是典型的笑面虎,但是他眼神中透着一股子精明,不是那种商人的精明,而是小人的精明,好像随时准备着算计别人。

正是因为这个特殊印象,李少康对于崔三这个清河崔氏在金城的小头目还算了解。

现在崔三遭到清河崔氏灭口,不用想,这种精明的人一定留下了线索,不可能就这样死去。

崔三留下线索对于他来说是好事,至于崔三临死也要背叛清河崔氏,即使五姓七望同气连枝,如同一家,但是李少康可不管。

他现在是太子李承乾的嫡系,未来进入东宫六率,他的身上就打上了太子党的标签。

和别的七望子弟不同,陇右李氏本就是皇族的一份子,所以李少康不是以家族为先,而是成为李承乾的嫡系以后事事以李承乾的利益为先,这是作为嫡系手下的觉悟。

至于清河崔氏的所作所为,听闻过的李少康甚至有些厌恶。

清河崔氏,源自姜姓,是齐太公的后裔,崛起于汉末时期,族中有两个较为出名的人,一个是崔林,一个是崔琰。

熟读历史,李少康知道,崔氏祖上最有名之人就是两人,他们都在三国志上有过记载。

东汉末年,崔琰是汉末三国最为德高望重的名士,成了曹魏上层统治集团的一部分。

崔氏走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