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九章(2 / 2)

加入书签

试里,考生食宿都在这简陋的号舍里度过。

顾清晏回想记忆里末世基地里的胶囊房,比起这鸽子笼,似乎还是要好上不少。

不过这鸽子笼只住一时,出来后便能登高而上,迎来更加富足的生活,以及实现自己的奋斗梦想。

末世基地里的胶囊房,却有可能住一生,出了那不到三平米宽天地,外边全是灰暗与腐朽,饥饿与恐慌。

就在顾清晏期盼抓住一切奔向美好的机会时,贡院大门终于打开。

在开考前三天,就会将僧人道士请到“明远楼”上,设坛打醮三昼夜,祈祷上界、阴间,并立“祭旗”,令士兵日夜轮番摇旗呐喊:“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以此告诫考生平日里要行善禁恶,不然在考场中是会有报应的。

不管信不信,这个流程总是要走完的。

门开后先是从里面走出两队士兵,分别举着红、黑旗,口中齐声高喊:“恩鬼进,有恩报恩,怨鬼进,有仇报仇。”后将旗子端进去后,正副两位主考官在一众考官的陪同下,出现在贡院门口。

主考官严琦,礼部左侍郎,据说跟严家有些交情,不管真相如何,从表面上来,倒只是个容貌寻常的中年男子,不高也不矮,眉宇间颇有气势,刻板严肃地站在那里,周身萦绕着的清正之气,仿佛要溢了出来。

只见他目光如鹰,扫了众士子一眼后,用严厉的语气强调着考场的纪律,一通警告过后,才沉声道:“开贡门。”

然后按照排序,各府依次进入仪门,考生进入考场前必须敞开衣襟,接受两名军士“上穷发际、下至膝腫、倮腹□□”的搜查。

如果怀里挟有片纸只字,便要在场前枷号一个月,问罪发落。

考官也要接受同等严厉的约束,考官的八台大轿后面,就跟着一盒铡刀刑具,如果考官犯科场弊案,则用此刑具腰折。

顾清晏所在的嘉陵府考生,最先接受搜查,排在第一个的是位锦衣公子。

冯绶在后边小声提醒道:“顾伯昭,瞧见没,那就是要与你争夺解元的劲敌严泊帆。”

旁边的兵士,肃声提醒道:“不得喧哗!”

冯绶讪讪闭嘴。

顾清晏精神力扫了过去,见那严泊帆不过二十岁左右,五官清雅,气质端华,眉宇间带着几分矜贵与骄傲,倒是比冯绶这西贝货,更像一个正儿八经的世家子弟。

至于才学如何,却只有比过才知。

考场外的谋算都只能算是旁门左道,如今才是真正的较量。

搜查过后,顾清晏收拾好被拆开的被褥,散开的衣物,切开的馒头烧饼,挎着考篮,抱着行礼,进入龙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