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逃亡(1 / 3)

加入书签

日落西斜,残阳如血。

封国易主已足足二月有余,但战火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传闻新国主疑心深重,放言势必要把活着的前朝旧臣全部捉拿。城内百姓更是整日闭门不出,街上巡兵换了一波又一波,人心惶惶之下,难免又多了些烧杀掠夺。

曾经繁华的主城如今死气沉沉,天空都感觉被蒙上了一层黑纱,连猫狗上街都不敢大喘气,生怕下一秒被掐了脖子。

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从城中传出,在这针落可闻的城里,这声音可让不少人抬窗而望。

先头骑马飞奔的被一个硕大的帽帘罩着,看不清身形。那人骑术甚好,一手兜着缰绳,一手扶帽帘,不时还回头看去,被战火摧残的行道凹凸不齐,但她却骑着马如履平地。

后面追赶她的兵队便显得有些吃力了,本就不宽的街道一下子挤了数十名追兵,他们的步伐开始慌乱无章,最边上的几匹马被撞的分不清东西,横冲直撞,整个追兵队伍一下子便落了下来。

前面的女子听到后面的嘈乱声,忍不住回头看去。她轻轻拨开帘布,看到后面的追兵越落越远,不禁笑出了声,她向后高喊:“当心啊,别踩到自己人。”

声音灵动但是语气轻佻,领头的追兵首领被气的不再管顾手下,直接提枪追了上去。

女子迅速转过头来仔细的向前冲去,一刻都不敢放松。

她距离城门处越来越近,不禁眉头微皱。左手用力握紧了缰绳,右手压在腰间的佩剑上。

下达捉拿她命令的是新任国君汤邺,而前来捉拿她的,是汤邺的得力亲信,也是曾经的封国旧臣,卫殷。

她对此人早有耳闻。出身官宦世家,少时与天子同师,三岁识字,七岁能吟,十二赋诗于游园之上,十七任官于朝堂之中。所谓封国骄子,少年谋臣,常伴君侧。

光泽二年秋,新帝登基第二年,卫家事变,天子抄家。卫氏满门流放,封国天子的幼时好友,助他登基的少年臣子,也被命令永世不得回国都。

三年后,曾经封国边境的一个弹丸小国迅速扩张,用了仅仅不到一年时间,一路直杀到国都溏京。

封国国主再见到他的幼时好友,是在溏京关在的沙场上,两军交战,天子亲临,却只见对面主位旁,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

那人面色不改的望着他,风沙太大,天子看的有些不真切。他早就听说渠国有一位战将神似曾经被放逐的谋臣,十步一人,三天五城。如今一见,不禁恍惚。

他隐约看到卫殷从身后取出了什么,好像是一把箭。天子好奇着,卫殷自小便只懂得读文端书,从不碰那些刀剑,正垂眸想着,便被一箭射中身躯,倒在风沙之下。

天子毙于众军之上,军心大乱。渠国士兵一路披靡,封国百年积淀被附属小国一朝攻破,从此渠国立于大陆东北,而封国落得个君臣四散,兔走狗亨。

而卫殷更是在此行之中,一战成名。渠国有大能者,百里之外,箭指君主,封喉天子。

当然这传闻绝对有夸大的成分,但不妨碍夙云昭对他印象深,她也没心思好奇为什么曾经的谋臣变成了武将,只当是被生活所迫。

但是,突然有一天,夙云昭满大街的通缉头像被撤了下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新国主汤邺对足足两月还未把夙氏后人找到一事勃然大怒,直接指派卫殷亲自下场,势必在半月内将夙氏后人押送京城。

夙云昭小心翼翼两个月的苟且偷生被成功打破。

溏京被攻破的那一日,夙云昭才知道她的父亲早带着族人离开了封国地区,只是飞燕传书,迟迟才到她手上。对此,夙云昭表示非常气愤,有一种被丢弃的落魄感,但也庆幸了如今族人平安,逃于战火。

战事之前,她便与妹妹夙云依在溏京探访远亲。溏京攻破前,一直处于封城状态,全军戒备,不得出城。

她秉着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早早在城郊买了块小地,为的就是以防敌军破城,二人不知何处所逃。

可让夙云昭头疼的是,在混乱中,夙云依不知所踪。

两个月内,她一边小心的躲着巡兵,一边暗中找着妹妹的下落,听到卫殷亲自下场捉拿夙氏后人的那一刻,她竟不禁放心下来,这说明她的妹妹没有落在汤邺的手上。

但这个溏京是一点都待不得了,她直接一个快马扬鞭,千里加急,恨不得马生六腿,靠着自己粗糙丑陋的剑术,与虚张声势的精神,外加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小手段,一路有惊无险来到了渠国的边境。

思绪回归,这朝陵关是渠国边境的最后一关,过了朝陵关,再往前几十里,便不再是渠国的地盘,夙云昭也就能重新拥抱大地,享受阳光了。

她预料到,卫殷绝对不会轻易放她出朝陵关。

之前的路途顺利,大概是卫殷想在这等着她,杀她个措手不及,马上自由却又被关进牢笼的感觉最难受了,夙云昭想,这人真是恶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