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2 章(1 / 2)

加入书签

正值大暑时节,白昼极长,烈日灼人,加之皇宫四处蝉鸣阵阵,更显燥热难熬。皇帝决定,携后宫几位妃嫔以及年幼的公主皇子们去九成宫避暑,十五亦在随驾名单。

九成宫殿宇参差,水榭亭台环绕。微风轻拂,夏木徐动,不但毫无蒸郁之气,更有凄清之凉。

是夜,月色如霜,洒下一片银白,照亮了床榻之上正在浅眠的十五。自她入宫以来,睡眠便远不似从前,极易被细微的一些动静和声响吵醒。

此时,窗外似有笛声,十五于梦中醒来,遥望着冰盘一般的月亮,眉宇之间渐渐笼上一缕哀愁。

笛音浅淡,时有时无。十五竖起耳朵,凝神听了好一会儿,确定自己并没有听错。便起身披上一件外衣,急忙步出门外。

夜风习习,将竹林吹得微微颤动,甚是清凉舒爽。顺着月光,十五望见竹林一侧的折廊下立着一个身影,身影并不高大,相反略显瘦小,看样子应是一位女子。

笛音徐缓,轻柔似林间潺潺溪水,使人心生安宁平和之感。十五不忍心打断,便斜倚在廊柱后侧耳静听。

笛音渐止。

月光下,响起一女子的声音:“你是谁?”

十五怔了一下,方想起此时是在偷听。于是忙从廊柱后现身,看着那吹笛的女子向着自己缓缓靠近。只见她一身月白色长裙,黑发随意用一只玉钗挽着,约四十出头年纪,面上有淡淡的细纹,并不显年轻。慈目可亲,举止端庄恬淡,仔细观之,十五隐约觉得还有些面善。

“我是长孙莳芜,不知您是……”

“我是柔妃。”

十五一面向她颔首行礼,一面暗暗思索:中元节那日,自己确实曾在皇陵祭祀之时见过柔妃。可当时妃嫔众多,自己也只是向她简单的行礼问安,并未有过交谈。

“夜已深,柔妃娘娘还未歇息?”

柔妃一听,连忙收起手中的竹笛,神情也露出一丝歉意,轻声道:“抱歉,可是我的笛声吵到你了?”

“不,一点也没有。是我自己睡不着,听见笛音后,所以想出来瞧一瞧。”

“你也会吹笛么?”柔妃又问道。

十五想起了长风,不自觉地摇了摇头。她静静地观察着柔妃手中的竹笛,这支与长风的那支不同,是一只精致小巧且通体墨绿的竹笛,上面还镂刻着一朵盛放的凤尾花图腾。

柔妃见十五对她手中的竹笛甚是好奇,犹豫了一下,将竹笛递向她:“若你喜欢的话,这支竹笛便赠与你了!”

十五忙摆手拒绝道:“初次见面,怎能收您的东西?”

“只是一只竹笛,并不名贵。”

说罢,柔妃便把竹笛塞入十五的手中。十五也不再向她客气,握着竹笛,仔细地把玩。

“若你有兴趣,明日可以来我这里,我可以教你一两支曲子。”

十五点了点头。

次日一早,十五携梅雪,前去赴约。一进院门便觉茶香萦绕,柔妃果于院内烹茶。她一面垂首饮茶,一面捧着一册乐谱,似在细细地琢磨。忽地抬首见有客人来,便放下手中的茶盏和乐谱,笑盈盈地望着二人。

柔妃拉着十五坐下,教她识乐谱,认音律。十五初次接触这些,觉得颇有些难度。口型非但不标准,发音更是错得离谱,而气息更是一塌糊涂。好在柔妃是个不急不躁的性子,教得也极细致极有耐心。

如此,不过七八日,十五再拿起笛子时,已能吹奏出一首简短的乐曲了。而对于柔妃随意便能吹奏出一曲让人心神荡漾的曲子来,十五心生羡慕,难免有些着急。柔妃总是温言鼓励她,熟能生巧,安慰她不可心急。

清晨,十五照例早起来寻柔妃,婢女说柔妃娘娘去后园采集晨露去了。十五便来到后园,果见柔妃和婢女手中,各自拿着一个净白的瓷瓶,在收集花瓣和叶片上晶莹的露珠。露水已经打湿了鞋面和裙角,柔妃依旧神情专注,全然未觉。十五见状,接过柔妃手中的瓷瓶,又示意身侧的梅雪去换另一婢女,代替她们收集。

“您平日总要早起收集这些晨露么?”十五询问道。

“娘娘自己留些烹茶,大多给了殿下。”婢女替柔妃回答。

殿下?十五正暗自思索着,柔妃是后宫的妃嫔,她的儿子自然被称作殿下,只是不是哪位皇子有如此福分,能有这样一位温柔善良的母亲。十五正待询问,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

“母妃……”

不会这么巧合吧,说曹操曹操就到?十五回身观望,好奇地柔妃的儿子究竟生得是何模样,没成想,竟于炫目的晨光之中,看见了昭王向着柔妃缓缓而去。

“这一大早,湿气寒气极重极易伤身,您旧疾才愈,太医嘱咐过万不可受寒,您怎地又忘了?”

柔妃只是拉起儿子的手,注视着他,不曾言语。

见母亲不回答自己,昭王又开口道:“母妃,孩儿宫中自有仆人婢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