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 章(1 / 2)

加入书签

老两口,顾二姐夫妻俩,还有贴上来的张得莉,家里空闲的人都被许清欢薅来了,甚至准备重新出发开甜品店的杭安也被拽了过来。

“许清欢,你不要太过分了啊。”亲自跑工地拉投资,去各种饭店学习品尝的杭安几天下来瘦了一大圈,知道许清欢来这的目的,杭安死活不肯过去:“只许你做大做强当大老板,就不让我们挣钱了是吧。”

无语凝噎,许清欢闭着眼睛不想理人:“别去求人了,等我过段时间不怎么忙了,店里的问题我都帮你搞定怎么样?”

杭安蹭到一下跳了起来抓着许清欢的手击掌:“一言为定,必须帮我,还得多久才完?”

“也就一个月吧,前期投资你得让我整出来啊。”

这回换成了杭安拉着许清欢往豆腐店去。

杭安也很急,前期店面的装修已经把他的钱全都套进去了,找人谈投资人家只觉得天方夜谭理都不理他。而他的口袋已经算是空空如也了,若不是前几天给豆腐摊里帮忙能吃东西,有点工资还能吃饭,杭安这个店怕是还没开起来就得去城南破庙谋生了。

从地里辛苦种地的农民变成农闲时有收益的小摊贩再到盘下店铺的生意人,对于个生于土地长于土地的人来说这已经是完成了阶级的跨越,他们也不用担心收成不好,不用再看天吃饭,能每天都有进账有效益了。

如果不是没钱,老爷子恨不得把村里的人都叫来感受感受这份大喜。

老两口苦日子过惯了,驴车上稍微改一下便能住,更何况五月的天也不凉。

驴车就在新店门口住下了。开业头一天晚上,家中富裕的老爷子泡完澡换上洗衣服坐在新店里这摸摸那看看。

一壶小酒下去,老爷子脸上突然落下两行泪,许清欢还在想着怎么劝酒从未想过猛汉落泪。

“不容易啊,老了老了终于再有了吃饭的家伙。当年从万人坑里爬出来我觉得能活下来就是我的命了,一辈子就靠着这点酒浑浑噩噩的过了半辈子,生了一群孩子,够对得起祖宗了。”

家族观念重且规矩多,许清欢对此不置一词,原本想让老爷子开心享受自己的喝酒乐趣的心就硬了起来,她没多少好气:“爷爷,以后的生活还好着呢,您就看就行了,不过以后这个酒就别喝了。喝酒活得短,别等日后咱什么都不缺,家大业大您喝酒没了。”

话极其难听,老太太和顾二姐瞬间静默,甚至做出了保护许清欢的样子,谁知老爷子却把酒瓶一扔:“清欢说的没错,为了以后,此从我再也不喝酒,说到做到。”

说完一低头趴地上就睡。

许清欢嫌弃的一瞥,再也不理。空气中的冰霜除去后,老太太才敢招呼人:“快去叫人把你爹扶走。”

新麦节,状元街后街的顾氏豆腐坊盛大开业。

一万响的炮仗从街头响到巷尾,酝酿十天的新店开业终于在这一天开始转折。

“劈里啪啦”的鞭炮结束。

顾怀远弯着腰搂着一大捧东西站在门口大喊:“吃喜糖了。”

说完把手里的大白兔往天上一撒,街上大人小孩一拥而上疯抢。

为了拿到分糖的任务,顾怀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譬如考上高中、拿高分、暑假得过来帮忙、以后学做家务,总之很多,反正都答应。

老爷子坐在墙根晒着太阳,抽着旱烟,笑眯眯的看着抢糖的孩子,老太太也比之前大方起来,半个手掌大的桃酥送起人来也不含糊。

几家的小孩子也都来沾沾喜气,每个都吃的肚皮溜圆还一个劲往嘴里塞着,口袋里装着。

顾老二家里也放下了生意过来参观,嘴里吃着心里酸着,看着许清欢的排场和气派,两个人谁都不敢在明面上说不好的话。

为了新店开业,许清欢又找了两名服务员定制了统一的工作服。

顾氏豆腐坊的牌匾下面,挂着红色的小牌匾:降暑冰凉糕、软糯肉肠粉,酸爽弹凉皮、香煎豆腐片,下面又一一写着价格。

窗口的最南边是一个大铁桶,上面写着自取酸梅汤,一夜兴奋的老太太凌晨爬起来熬到三点,放凉又在冰水里镇着,这会已经下去了大半桶。

窗口的玻璃擦得噌光瓦亮,两个电风扇疯狂的摇动着,一条凳子上挤满三个人,桌子上的瓜子花生糖果早就被主动的撤下去,也没人再去管在外面的面子,吹着风扇喝着解暑的酸梅汤不管大人小孩早就不管是桌子还是地上,早就找地方坐了。

“各位街坊邻居,承蒙大家的关照,今天小店正式开业,也希望日后大家都多多捧场,开业三天内,所有东西打八折,一律八折。”

许清欢拿着大喇叭大喊着:“咱们的酸梅汤是无限供应,只要您有杯子免费接,避暑又滋润。也希望我们的小店能越走越远。”

许清欢说完,街道主任也被请来了。

自打上次的事之后,许清欢就有些慌,借着老爷子的名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