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484 章 荣与枯(2 / 4)

加入书签

盐宝,发现盐宝没精神,四阿哥也看出来了,就说:“可能是渴了,现在天气还有些热,正是秋老虎天气,喂它些水吧。”

等水盆放下,盐宝起来喝水,海棠发现盐宝屁屁周围的毛毛是脏的,盐宝刚才去拉稀了。

海棠立即找了猫狗房的太监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盐宝的肠胃比它上次呕吐更虚弱了。稍微受凉就会拉肚子,它刚才趴在一片潮湿的地面上,导致它拉肚子了。

海棠简直不敢相信,她是有条件就给盐宝喝温水的人,盐宝吃的东西都是荤素搭配,盐宝从小都养生,怎么会肠胃越来越虚弱。

猫狗房的人不敢多说,只强调盐宝老了,盐宝都活了二十多年了,狗子能活这么多年真的很少见。

四阿哥就劝海棠:“别想那么多了,给盐宝做一件一副盖着肚子,也防着它趴到了冰凉的物件上拉肚子。”

海棠点头,只能这样了。

九月底就是回程的日子,海棠生日之后大家都开始收拾东西。

弘皙也知道了要建造园子安置他阿玛

的事儿,他心里没人可商量,急切地想赶回去找他阿玛拿主意。但是康熙准备北巡,把弘皙和弘阳都带走。弘阳十几岁了,按照康熙的说法这也该去跟着大人出门见见世面了。

而四阿哥这次回去还有两件大事要办,在十月嫁女儿,在十二月给弘晖娶媳妇,六阿哥明年要把大女儿给发嫁了。

海棠发现一转眼又有新一代人出生了。

感觉很不真实。

十月四阿哥家把秀琳嫁出去后,全家就开始准备给弘晖娶媳妇。因为临近过年,外地的官员入京走动,遇到了这样的事自然是要送礼的。

这些人想着礼多人不怪,就给雍亲王府送一份贺礼。但是四阿哥不是一般人,也不是谁都能给他送礼的,镶白旗的官民送了他收,门人送的礼他收,亲戚们送礼他也收。除了这些人,就算是户部同僚们送礼了他都不收。用四阿哥的话说:“随份子都是有来有往,户部其他人家的红白喜事本王没随份子,本王家的事儿你们也不必随了。”

人家是给你随份子吗?人家是怕你给没送的人穿小鞋。

户部上下都知道这位爷的脑子异于常人,但是听了这话还是觉得这位爷不是一般人,没被人家套麻袋真的是因为他有个好爹,没人敢打他!

比这种送礼送不出去更丢人的是送过去了又被退了回来。

比如说李煦,他想着送礼总比不送强,就派儿子送去了。在门口登记的时候,登记的幕僚问:“您家在镶白旗哪位佐领的册子上?”

李煦的儿子李鼎就说:“我家不在镶白旗,我们是内务府包衣。”

这幕僚就说:“这可不敢收,王爷吩咐过的,只收亲戚门人和镶白旗官民的贺礼。”

李鼎就说:“道理不是这么论的,您看我们是内务府包衣,皇上就是主子,这话对吧?”

幕僚点头。

李鼎接着说:“四爷是皇上的儿子,我们来小主子家贺喜,是不是应该的?”

幕僚皱眉:“这道理也说得通。”

“就是这个道理,”李鼎把礼物和贺金留下,他的随从已经在登记簿上把李煦的名讳写下了,一群人扬长而去。

一般这种情况下四阿哥就是不喜欢李煦也不会把贺礼推出去,毕竟收都收了,然而四阿哥直接让人把东西退回去了。

就四阿哥办的这事儿在官员群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年头居然有人不收礼,这和官场那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气氛格格不入!四阿哥就仿佛是一个官场愣头青!

李煦更是颜面全无,一方面觉得四阿哥不近人情害得他被同僚们耻笑,一方面心里又惶恐不安,毕竟四阿哥不是三阿哥五阿哥这些人。这些爷们得罪了他还不至于惶恐不安,四阿哥那是有一半机会登上大宝的皇子啊!

李鼎就说:“爹,四爷也太不给咱们脸面了,纵然咱们是奴才,也不是能随便作践的!日后咱们怎么面对同僚?怎么在江南混下去?”

李煦捏着胡子说:“四爷是主子,

不能这么说。”他心里后悔带大儿子出门了!李鼎很多地方不如老二李鼐,圆滑之处差得特别多。

在这种时候,从四川回来的年羹尧听了李煦遭遇后决定:不送了!

此时年希尧在安徽做官,他不如年羹尧官位高名声显,过年是没资格回京给康熙贺新年的。因此年遐龄就给两个儿子把贺礼准备好,想了想觉得自己一把老骨头了,出门不方便,让年羹尧带着礼物去王府,目的是想让他去王府多表现一番,化解矛盾缓解尴尬。

年羹尧不去,他也不送,就跟年遐龄说要送就送他大哥那一份的,别送他的。

年遐龄在家里催了几天,为了这个儿子操碎了心,跟着不断唠叨,结果年羹尧烦了,直接带着老婆孩子搬出去住。这下年遐龄没办法了,想了想就没替年羹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