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67 章 人畏死(2 / 4)

加入书签

“书上是这么说的。”雅尔江阿追问:“你觉得呢?你觉得笑到最后的是你们家老二还是老八?”

“谁知道呢?时也!命也!我听汗阿玛的!”

雅尔江阿把杯子里的酒一口喝了:“唉,要你八哥真的比宋仁宗还仁慈,咱们上书拥戴废太子尚且能保一命,就怕……算了,先看着眼下吧。”

两人分别,海棠去后院招待女眷,雅尔江阿去前面接着喝酒。

一转眼出了新年,九阿哥和十阿哥要出门。康熙不同意十阿哥出去,至于九阿哥:“不缺你一个人说话,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

十阿哥和九阿哥对视一眼,十阿哥心想留自己在京师也没有用,关键是钮祜禄家不听自己招呼啊!

九阿哥闹着不出去,要走和十弟一起走,被康熙给轰出了京城。

弘阳知道今年不去西北,高兴地跑去跟德妃报告好消息,他去年在西北很想念祖母。

然而刚出正月十五,康熙就开始了动作,他先是召见了太医问询废太子的病情,然后

召见了废太子,父子两个抱头痛哭,满朝文武算不上愕然,都冷眼看着。

康熙自从废太子被废就频频吹风要复立太子,什么夜不能寐、什么梦到太皇太后和赫舍里皇后等,什么话都让他说完了。

大家都知道康熙是怎么想的,大家都不想让废太子回来做太子。而且太子的铁杆心腹都被处置了,死得死关的关,没逃掉一个。皇帝对太子的势力清理起来毫不手软,但是对太子本人又极其关心,整个人做事透着一股子别扭。

他别扭,下面的人更别扭!

三阿哥整个年都过得不好,患得患失,而且积极笼络朝臣,大家都是见面笑嘻嘻,还是照样追随八阿哥。

三阿哥就想不明白,老爷子对八阿哥打击到这份上了,怎么一群人还在追随老八?明明有这么多的皇子可以选择,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怎么还想在一棵树上吊死!

他和心腹们商量:“这事儿到底该怎么办?”

心腹们一通考虑后说:“还是要争!大阿哥别看如今关着,万一要是出来了呢。必须把八阿哥和大阿哥给绑到一起,他们兄弟结党这么久了,不信他们没一起干过要命的事儿!”

除了张明德案还有什么?

三阿哥就努力回想,他和大阿哥结盟的时间不长,对他们的事儿不熟。只能从以往的点点滴滴中回忆。

在三阿哥拼命回忆的时候,保泰和八阿哥也在说这事儿。

保泰说:“我说句遭天打雷劈的话,汗阿玛毕竟年纪大了。别看他如今生龙活虎,但是终究岁月不饶人,他自从九妹妹回来后就撒手不管到处闲游,不知道的说是散心,知道的……”

他的话没往下说。

此时在保泰家园子里钓鱼的八阿哥皱眉:“你是不是听说什么了?”

保泰说:“太医院的丸药做得多了,都进上去了,特别是一些救命的药丸,像什么至宝丹、安宫牛黄丸,说是给九格格用的,她哪里用得了那么多!”

给谁用的不言而喻,给别的主子用不着遮着掩着,这种遮掩就是不想让人知道,除了皇帝的身体状况,还有谁的脉案是机密?

八阿哥盯着水面,心情一点都不平静。

保泰说:“到了这个份上,谁做太子太重要了,万一……万一到了那天,太子登基名正言顺,别人登基那就是谋逆。前明为什么把京师从南边挪到北面?还不是因为朱棣得位不正被人戳脊梁骨!到前明灭亡的时候还有人说朱明皇室朱棣这一支得位不正,更别说先君大行的关键时候,有太子却要把太子掀翻争夺大位这种事儿了,在亲父尸骨未寒的时候做这些事儿就是乱臣贼子啊!”

八阿哥点头说:“名分大义比什么都重要!”

“就是这个道理!别管汗阿玛打什么算盘,这事儿要迎难而上,毕竟人算不如天算。”

万一老爷子突然驾崩了怎么办?到时候真的要把老爷子放在乾清宫停尸不顾束甲相攻吗?

八阿哥立即指示人询问康熙太子之事如何考虑

康熙仍然是露出了想要复立太子的想法。同时他频繁约见重要的大臣(),暗示他们上书请求复立太子。一些关键的人物?[((),比如阿灵阿、马齐、佟国维等,康熙要求他们别跟着掺和。

康熙这真的是又当又立,这些人各自手头握着一派势力,康熙的意思是让这些下面人推举废太子,实际上还是要让他们指示下面人推举废太子复立。

康熙把这些安排好后,还要做出一副不是他指使的模样,离京出巡,让京城这边操作,等他回来后,就是“顺应民意”顺水推舟地答应下来。

京城这边让海棠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重要的快马送去给他处理,收拾妥当后,康熙带着人巡视京畿去了。

他前脚刚走,后脚爆发出一件让朝堂瞠目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