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离人愁(1 / 2)

加入书签

雍正也并非一毛不拔,在欺负完了各个王府之后,他也是位宗室做了点事的。

来到圆明园后,雍正就和弟弟妹妹商量扩建宗学,以前的宗学只教育男孩,在海棠要求下他准许扩建宗室女学,同时改革教材,把当初在尚书房学到的数学和化学物理也加入进去。教材的事情交给了海棠,扩建校舍的事情交给了老六阿哥。

除了扩建宗学之外,他还开设了觉罗学。入学门槛是从努尔哈赤之父那边开始算起。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儿子们的后人入宗学,塔克世的叔伯兄弟们的后人入觉罗学。无论是宗学还是觉罗学,入学门槛为八岁,每月发银米笔墨纸砚,每校令一亲王或者郡王坐镇。同时八旗开设学堂教授满文汉文数学等每年八旗除了骑射外,还要比试学堂中的内容,获胜者俱有奖励

海棠先把女学的校舍给定了下来,就是当初八阿哥的园子。因为这里的主人是曾经的八阿哥,园子靠近畅春园和圆明园,坐落在核心地段,但是也因为八阿哥本人曾经的经历,这园子哪怕是废弃了几年都没人敢提搬进去。让海棠说与其空着都不敢住进去怕招了雍正的嫌弃,不如辟为女校,从八旗里面遴选有德行懂数理化和精通满文汉文的女子做先生教授这些女孩。雍正觉得这样也妥当,让小孩子们进去读书比什么都强。目前暂走为八岁以上的女孩入学,因为都是宗室女,暂时走为走读制,中午管一顿饭。海常出钱翻修了园子,出钱定制了车马用来接那些闲散宗室家的女孩。毕竟让她们在街上走也不安全,有些闲散宗室家里只有一辆车甚至没有车,就是有也是紧着大人用,不会给孩子用,这些女孩也是每个目从学校领钱粮,家里的人也都不反对。家长的想法是反正在家还要花钱,不如夫学校玩耍,目底还有钱粮领弘昼他们算了一笔账后差点原地跳起来,这些人每个月都给钱粮,这就是一大笔开销

他急匆匆地来找雍正和海棠,就两字:没钱!

弘昼在雍正跟前差点哭出来:“儿子是真没本事点石成金,儿子算了,宗人府的钱这么花下去只能花三年,三年后怎么办?雍正就问:“你这三年里面不挣钱了”?

弘昼这时候看着海裳:“能不能挣钱姑妈说了算,姑妈,求您施展神通再让宗人府赚点钱吧,要不然咱们家的人都去喝西北风了!海裳说:“西北风管够!

弘昼听了干嚎着抱着海裳的胳膊用脑袋撞,撒娇似的让海裳再施展一回神通

海裳用另外一只手推着他的秃瓢,就说:“你少在这里捣乱,我是知道的,你们手里的银子再花十年都不成问题。“可是姑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些事儿要早做打算,人家说吃不穷花不穷,不会算计就是穷,就是再有钱,架不住宗室的人口一年比一年多啊!雍正跟海棠说:“这小子算是长大了,知道点道理了,也知道日子艰难了。

”是啊!可见还是出去办差锻炼人。

海棠跟弘昼说:“你也别在我跟前闹,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是片刻之间我也没办法,这事儿我放在心里,等有机会我叫你来,到时候保准不让你为难。”侄儿向您谢恩,还是姑妈好。

这甜言蜜语听听就行了,海棠在他脑门上戮了一指头:“你的蜜里肯定是抹了嘴的,是不是?

弘昼立即说:“是侄儿的嘴上抹了蜜的,您说反了。

这时候弘晖来了,他闺女嘉乐八岁上下,他把孩子送到学堂。来之后请安坐下说:“刚才把嘉乐送到门口,听到门里有孩子说话,什么大丫头二丫头,连个名字都没有,估摸着头一堂课那些女先生们要给这群孩子起个名才行。别说是外面的女孩了,就是宗室里面的女孩,大部分都是一个数字代替了,大家谈论她的时候都是说那谁家的某位格格,名字都不配有,说起来就是“待字闺中”,等待丈夫给出一个字,似乎这个字独属于丈夫的,极其具有私密性,出门只能被称呼某某氏,在对待宗室女入学这件事上,雍正和海棠的目的全然不同。海棠是尽量让一部分女孩从家务中走出来,系统地学习,将来不必做个浑浑噩噩的妇人。雍正的想法是想控制这庞大的国土必须多教出人才,既然有能力且忠心的男人数量有上限,不如把宗室女养出来塞到一些边角位置上代替男人,反正在御前,他觉得这些侄女们用着都顺手,不比御前侍卫差。哪怕是将来嫁到草原上,受过教育的总比没受过教育的强。在权贵圈子里大家议论宗室女学的时候,海棠全家要送莹莹去山东任职

这一去最少要住半年,她的侍女太监们都跟着去,还要给她把衣服被褥带够了

用扎拉丰阿的话说:“外边的东西都不如家里的,把该带的都带足了。

月娥负责给她打包行李,从过完年就开始准备,衣服鞋子被褥准备了好几大车,一些不常用的已经送去了,常用且小件的才会跟着她一起走。这简直跟搬家一样,实际上往后好几年莹莹好住在那里,也真的和家没差什么了。莹莹还要进宫和祖母舅妈告辞,乌雅氏唉声叹气,拉着莹莹说:“你也是个没良心的,我把你养大,你却一走了之,日常都不在我跟前。我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