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搞事业了(1 / 2)

加入书签

事实证明,时间久了总有看不下去的一天。

赵怀生大可以认为承熙是从别处来这里体验生活的,所以他努不努力,分心去做别的事都无所谓,反正他不参加科举,不去来年的春闱。

他们没有竞争关系,然相处一月有余,赵怀生真的从承熙身上体会到前所未有之压力,只能庆幸他志不在此。就算他以后改变主意,也不是同一届了。

自己整日苦读,熟背经义,偏头一看对面提笔就来。和夫子高谈阔论之时,他不爱争锋,淡然平和,也不自傲地认真聆听,只有被问起才会叙说一二,思绪见解独到,从不逊色。

正是不刻意又漫不经心的模样,让赵怀生不知自己是被对方的天赋碾压,还是……他与自己不是一个阶级的人。

他看陈兄懂品茶、下棋、论道、酿酒,是自己接触不到的层面。

不登高而不能望其远,或许还是他安居一隅,没有去过别的地方。或许在更大更远的世界里,到处都是陈兄这样的人,而科考是和一国之人才竞争……这么想想,赵怀生的压力几乎要把心脏挤爆炸。

人与人之间的嫉恨来源于比较,但当两者的距离过远,生起的反而不是妒心,而是一种不自知的敬意。

赵怀生经常会暗暗观察承熙,比较自己与他的区别,汲取他的优势,往好处去学。

若说之前看着陈兄跟着夕姑娘帮农人翻土浇菜,打水洗衣,不嫌脏苦累,他仍在纠结,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然在厨房做饭一事之后,赵怀生迷茫了,顿悟了。

他看到采薇——自己的妻子对着他们露出了羡慕的表情。

所以葭葭说赵怀生是被承熙卷到不得不动准确无误。

苦读多年志存高远,想要心无旁骛,加上埋没成本太高,害怕失败,此前没做过杂事,不愿做其它尝试,也是人之常情。

葭葭在原世界的最后几年发现学历贬值得厉害,身边人考公考研数不胜数,卷得不能再卷,她对有毅力能坚持的人是心存敬意的。

只是也要看看实际情况,赵家是到了快吃不起饭的地步,便不能让赵怀生单纯得一无所知,不体谅妻子和父母的辛苦,最终酿造悲剧,悔不当初。

如今赵怀生看见了,没有选择无视,说明他还没有全然自私,心里是有妻子的。

有所行动,做出改变,就是葭葭的目的。

“我早说了,他们明明有更好的生活方式,却因为本身性格把自己局限住了。”

“慢慢来吧,也不能逼太紧了。”

葭葭对承熙露出一个笑来:“谢谢你帮我。”

她以前在原世界习惯一个人了,什么事情都是自己解决。可来到这里之后,她发现自己越发寂寞,越害怕孤独。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办法,不过两个人明显效率更高了。

承熙却未应声,眸中的光彩在葭葭道谢的时候沉寂下来。

太客气了……他们竟生疏至此,甚而只有在葭葭最兴奋,口不择言的时候,才能听到她唤一次自己名字。

葭葭还想说什么,对方突然转身走了,没有打一声招呼。

“……”

采薇仍在四处挖草药去卖给医馆,黄连价高,她最近省吃俭用居然攒到了一些钱。

采薇跟赵怀生商量想回家一趟,把攒到的钱交给公婆,再去市面买一些吃食回去,家里很久没吃肉了。

赵怀生垂头思考了一会儿,把采薇交给他的那部分从怀里拿出,放到她的手心,“这些你自己留着吧,这是用你自己的双手劳动获得的报酬。除去给家里的,你也要自己留一些啊,而我……我什么也没做。”

采薇愣住了,一时没明白丈夫是什么意思。

“夫君,你怎么突然说这样的话?”她的反应,似是赵怀生被换了人一般惊诧,随即又灿烂一笑,“我没事的,爹娘很辛苦,夫君也是在实现自己的志向。你的毛笔很久没换过了……”

这样的话他听多了,赵怀生还是第一次感到一阵烦躁:“我们都辛苦你就不辛苦了?”

他把钱塞回妻子的手里,不由分说带着她去了集市里找牛车,送她回去。

诸事过犹不及,无底线的奉献和付出,也会给接受的人带来无比的压力。

赵怀生耳聪目明了,便开始听不得这些话。

采薇不明所以,在丈夫的沉默地买完了计划中的东西,期间想要说话,又被丈夫的眼神阻止了。

赵怀生扶着妻子坐上牛车,想了想用自己为数不多的钱买了几块糖糕,放在纸包里递给采薇,让她在路上趁热吃。

“采薇,不要再说自己没事了……”赵怀生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抚她:“这些年,你辛苦了。”

不知为何,那天采薇行至半路,是哭着回去的,糖糕的纸包到家仍有余温。

而赵怀生在回去的路上经过妻子经常去的医馆,被大夫叫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