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一章袁绍(1 / 2)

加入书签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他的高祖父是汉朝鼎鼎有名的袁安,位居司徒。  并且,从袁安往下,连续三代都有人做到了三公的位置,加上袁安本人就是四代。因此袁氏家族才能权倾天下,而袁绍四世三公的背景身份也是因此而来。  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名号早就说烂了,这在前世对于周毅来说也就是一个代号,顶多算作一个美称,毕竟到最后还是败给了矮矬的曹操。  但是身处这个时代,周毅才明白这句话的意义所在,就比如那后日董卓,也是袁家旧吏,故此袁绍能暂居一个屠夫之后,却不会甘心在董卓之下。  此时袁家风评也是达到了最顶峰,毕竟自袁安以来,袁家数代人对他人的态度都类似于“博爱”的风格。  面对登门造访的,或者半路相识的客人,他们都会礼遇对待,从不区别对待导致次生问题。据说袁家的客人只要登门造访,无论客人贤愚,都会受到一定的礼遇,因此士人们还传出了无论是什么心情来的,出了袁家门一定是开心着走的的说法。  袁家通过如此的处事方式渐渐在各领域势力中爬上顶层,天下人也愿意依附于袁家,到了现在,已然成了大汉帝国的一尊庞然大物,便是党锢也没有降低家族在士人中的地位,反而在众人合力下推得更高。  而这边,在周毅来到洛阳之后,本来是可以自己买一个或直接住在周忠家里的,不过考虑到周简马上也要来洛阳,因此周忠就在附近给周毅置办了个新院子,省去了周毅一大笔钱。  刘繇得知周毅来到洛阳,为了感谢周毅那日相助,特意邀请周毅出来做客,刘繇是见过袁绍的,周毅想到昨日伯父所言,当下问道:  “刘兄,你觉得袁本初此人如何,我听闻他服丧之后于洛阳隐居,但即是隐居,又怎会在洛阳此处,若不是隐居,又怎会不轻易见人,我见子远时,见他对袁绍言语之间推崇备至,我看子远此人也是颇有心气之人,可见袁绍此人不俗,刘兄在洛阳时间更久,不知是何看法。”  “这个……”刘繇环顾四周,有些顾左言他。  “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周毅好奇的问道。  “唉!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刘繇正视周毅:  “其实这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了,周郎可知道,为何朝廷屡次征召袁绍为官,他都拒不接受么?”  “许是这袁本初有更想要做的事?毕竟此人不比我等,想来对一县令郡吏不感兴趣。”周毅回答道。  “然也,袁本初当日刚加冠就被封为濮阳长,虽是庶子,但是却英俊不失威严,惯会礼贤下士,如今虽在洛阳“隐居”,但其实真正做的确是……庇护党人。”  刘繇小声说完,随后又对周毅提醒道:“此事可大可小,但确不是我等可以参与的,便是那袁本初行此事,照样有危及全族的风险。”  周毅点了点头:“听得此言,我倒是想要见一见这位楷模了,不知可有资格?”  “贤弟说笑了,卢中郎之徒,当朝九卿之侄,自然是可以见的!”  第二日一早,两人坐车而行,时有朦胧细雾,待到两人转过去一个拐角之后,周毅揉了揉眼睛,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伯圭兄,你怎么在这里?”  眼前之人,正是公孙瓒,与其同行的还有数人。  公孙瓒听后回头一望,随后看到了周毅下车,身后还跟着刘繇,自己刘繇家的仆从,公孙瓒面色一冷,当日他和周毅一起帮忙,但是今日这刘繇只邀请了周毅一人,因此心中不喜。  “伯圭兄怎么也来到了洛阳,我等皆不曾听闻。”刘繇有些惊喜的问道。  “敢问这几位是?”周毅微微作了一揖。  “在下王邑,北地泥阳人。”  “在下傅燮,与王兄同郡。”  “在下魏杰……”  周毅和刘繇不敢怠慢,纷纷报上了身份籍贯。  公孙瓒目无表情,对着周毅说道:“你去洛阳当天,我族中传来消息,让我于洛阳办事,遇到了当朝宗正大人,随后拜其为师,这三位正是我的同学。”  周毅一时不知道宗正是谁,但是刘繇这位宗室弟子可是知道,当下颇为惊讶的问道:“可是身兼光禄勋的刘公刘文饶?”  公孙瓒默默的点了点头,心中略有得意。  周毅了然,这位刘公即是宗室,又身居要职,以后三公完全是是时间问题,这个角度看来卢植反而相形见绌了。  众人一交流才知道,五个人居然都是过去看那袁绍的,毕竟出城去那袁绍母茔的道路也不多,当下相遇也属正常,于是周毅和刘繇干脆舍弃车子,步行与众人同去。  在路上谈话时,周毅趁机会打量了几眼公孙瓒身边的同学,那王邑和魏杰他皆没有印象,唯有傅燮这个名字印象颇深。  周毅的历史也就那样,只不过因为三国演义等因素,相比较其他朝代,对东汉末这段年代更加熟悉一些,不过能被他记住名字的,依旧都是万里挑一人才,毕竟载入史册。  洛阳中拜访袁绍的大有人在,几乎每天都会有一批,只不过袁绍毕竟表面上还要维持不妄通宾客的形式,因此除了张邈、何颙、许攸等这些跟他交情密切的,其余未必能够每次见到他。  袁家的随从招待了周毅几人,随后给众人一个酒殇,添满茶水,用于拜祭袁绍之母。  众人自报身份,不是三公弟子就是大儒高徒,然后就是汉室宗亲,那些随从自然是不敢怠慢的,因此等到众人以茶代酒,对着天空敬了那从未见过面的袁母之后,袁家的下人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