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开店(2 / 3)

加入书签

看着眼前缓缓多出来的满意度+1,纪襄含笑摇头,“这是我祖传秘制的冒菜调料。”

“冒菜?那是何物?”商户男子皱眉,手上动作却是不停。

“用中药和各种调料配制出的复杂的火锅汤。”

“火锅汤又是何物?”

商户男子表现出了一脸疑惑,“莫不是吃食?”

“猜对了一半。”纪襄浅笑,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众所周知,我们曾是京城之人,京城那冬天啊,虽不比此地,但也是天寒地冻,是以每逢冬季便煮东西吃,不仅味道极鲜,最主要的是暖和。”

“竟还有这般神奇之物。”

商户连连赞叹。

而其身后便是一位位食客,听着纪襄的回答只觉得肚里馋虫直往外冒,纷纷嚷嚷,“东家的,这生意儿还做不做?”

“是啊是啊!”

眼看围堵在边上的看客越来越多,直把周围的商贩看得羡慕嫉妒恨。

这么屁大点的摊子,竟是比他们还要赚钱?

顿时有人忍不住开口,语调酸里酸气的:“这什么冒菜这般吸引人,怕不是放了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此言一出,便有人踌躇不前,这冒菜闻着是香,但是还是小命要紧啊。

“加了见不得人的东西?”

纪襄笑吟吟的看着对面,“是你亲眼所见,话可当真?”

“三十大板啊!”

她状似无意的感慨一句,而这所谓的三十大板便是本朝法律里的污蔑罪。

虽说天高皇帝远,但此地身为边关,有着镇北将军存在,还是较为清明的。

那人话刚说完,便有些后悔了,若是菜里真加了还好说,但要是没加,他可是要按污蔑状挨上三十大板的,除非对方不追究。

但他都这般说过,万一这纪公子心眼狭小……这般想着,他只能无奈一路走到黑,暗藏侥幸,料想那菜这般香,万一真加了东西呢?

在众人灼灼的目光下,他虽心虚的低下了头,但依旧硬着头皮道:“这位小公子,此事乃我亲眼所闻,更何况你们还是所谓罪臣之后,难保你们是因为何事才被驱逐此地的啊。”

在他的一番胡说八道之下,那一番谣言倒也编的似模似样。

纪襄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默默掏出了所有调料,“你当真确定?”

看那副样子似是想要当场做出汤来,不怕别人偷师而与他同归于尽。

“我……”那人头冒冷汗,一句话还未说完,便被其身旁一名老妪打断。

“这张老三啊,满嘴胡言乱语,我愿证明纪家公子的清白。”一位老妪劝阻道,“纪公子愿意拿出祖传配方便是心善,但若是这般现场制作被有心人学去,那才是真真的不妙啊。”

如此一言,商贩们似有异动,有的还抬头看向那人,眼巴巴的希望他能头铁硬杠。

那人却是得了台阶,内心欣喜若狂,但却表现的心不甘情不愿:“既如此,那便给老媪一个面子,纪公子,先前多有得罪,冒犯之处还望见谅。”

眼看着纪襄没有说话,默默再次拎起菜,那小贩登时就一激灵,老老实实的道了歉。

眼见的一场风波烟消云散,围观的群众自觉看足了热闹,倒是给纪襄博得了个宽宏大量,善良老实的好名声。

纪襄的目光绕了一圈,终是在那名卖着菜,白发苍苍的老妪前定住。

“这位老媪,适才多亏有您的帮助,余无以为报,不若与我一同合卖如何?”

她笑着说道,“您卖大量的菜给我,稍微给我优惠一点,我拿来做菜,这样一来,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就在先前拿食材时,才后知后觉自己带的菜不够,而之前看热闹后对她菜好奇留下来的不少,单单面前购买者便有六七人。

再一想,若是她在这卖着冒菜,或许会给老人家的添麻烦?

老妪有些不知所措,连连摆手,“这……使不得,使不得。”

“您别忙着拒绝,我本需购菜,而若是跑远处采购反而费时费力,更别提我还开着铺子,这般算下来还得是我得了你的便宜。”

纪襄细细劝导。

老妪心生感激,要想此地不止她在卖菜,可纪公子却偏偏选了自己,再迎着旁人那羡煞的眼神,她点了点头,道了声多谢。

这小公子倒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又怎会是那放不干不净东西的人呢?

这般想着,那小贩脸青一阵白一阵,思虑片刻后,下定决心,“纪公子,给我来一碗!”

纪襄笑了笑,“这位张贩夫,凡事都有先来后到一说,若是需要品尝,恐怕还需排队。”

这是真正答应和解的意思,而不是之前那般被架在高架上所被迫。

“纪公子所言极是。”

那小贩自是心臣悦服,“张某倒是自愧不如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