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1章 祭婿文稿(3 / 5)

加入书签

落笔才寥寥几字,他却又停了下来。

给女儿写信,如何能不提薛白?可如今消息隔阻,又如何给女儿交代。

正思量着,有人从衙署外匆匆赶来,道:“消息回来了!”

这次回来的哨骑背上还带着一支箭矢,带着伤,以虚弱的语气对颜真卿禀报着。

“颜相节哀,薛郎已经…被叛军枭首了。”

这一句话,说的  并不仅是薛白,还是留在长安城的许多人守城的希望,众人听了皆不信。

“怎么会?他可是擒了安禄山。”

“小人俘虏了一个落单贼兵,他说叛军中已传遍了。薛郎想利用安禄山炸死安庆绪以及麾下大将,不成,反被田承嗣、阿史那承庆大军围攻,战死了。”

“消息是假的。”颜真卿道:“他不会以安禄山的性命换安庆绪的。”

“小人到潼关前看了,薛郎的首级就挂在城门处示众。”

“欺骗人心的手段罢了。”颜真卿依旧不信。

然而,边令诚已匆匆赶到了,远远便喊道:“颜相,殿下召你入宫…”

到了大明宫,与李琮当面陈词之时,颜真卿依旧不相信薛白已死于叛军之手。

然而,之后赶回来的哨马,虽未见到潼关前的那个人头,也都说安庆绪当众斩薛白、为父报仇之事,已在叛军中传遍了。

李琮更关心的则是,少了原本最大的助力,该怎么办?他已明白为何李隆基宁可逃了。

“若没有安禄山在手上,长安城一定是守不住的吧?”

颜真卿心情更沉重,需要思虑的问题很多,却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回答李琮这些暂时还没实际根据的问题。

“殿下稍安,等臣确认此事。”

无论消息真假,诸多事务已不得不开始安排。颜真卿寻了借口退出大明宫,到城楼安排新防务。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他连着忙了两夜几乎不曾合眼,疲倦到撑不住时,他才假寐了一会儿,南阳方面递来消息了。

“如何?”

“南阳太守鲁炅称…洛阳再次为叛军所夺,安庆绪准备称帝了。”

从得知圣人出奔那一刻起,这样的局面颜真卿就料想过,并不意外。然而,这个消息却似在告诉他,薛白确实已经死了。

那信使却不给他侥幸,继续道:“鲁太守还称,薛郎已战死了。”

颜真卿夺过那信,目光看去,鲁炅的消息来源是从洛阳逃出的士卒。

那是真的了。

“颜相?”

颜真卿回过头来,发现将士们已经围了过来,全都在看着他。

杜有邻也在,刚从别处过来,恰听了这消息,一双老眼通红。

“至少,叛军在年节之前,不会进攻长安。”颜真卿收起了沉重的神情,以泰然自若的语气道:“我们还有时间。”

安抚了众人,他才回了中书门下省,走进衙署,那封要写给颜嫣的家书还铺在案上。

颜真卿看着它,不由恍惚,想到薛白厚着脸皮要认他当老师的情形。

“老师。”

“莫再唤了,我不是你的老师。”

不知何时,有吏员进来,问道:“颜相,家书还带吗?”

颜真卿摇了摇头。

他艰难地迈开脚,自顾自地上前,拿起那墨水已经干了的毛笔看了一眼,重新磨墨。

本是想继续写家书的,可实在不知该如何与颜嫣说此事。

末了,笔尖落下,先是写了四个字,

“祭婿薛白。”

之后,他干脆笔走龙蛇,不再收笔了。

这次写下的却不是楷书,而是行书,甚至根本不管笔墨工整与否,情绪一起,笔锋已如流水一般泻出。

同时也将他满腔的忿郁之情倾泻而出。

“维天宝十二载,岁次癸巳己亥朔廿八日,师…”

写错了一个字之后,颜真卿随手就将它划掉,继续写下去。

他方才写这年号时是有些气闷的,气圣人自改了年号起,便耽于享乐,不再悉心治国。

此事他感触极深,因为就在挖出祥瑞的灵宝地界,他亲眼看到唐军中伏,一声天雷之后伴着巨石滚落,砸死了无数兵士,也砸碎了“天宝”这个年号。

天宝天宝,由灵宝而起,由灵宝而终。然而,苍生何辜?

这便是圣人所谓的“改年为载,功盖尧舜”吗?

由此,颜真卿负气地写下了李琮封给他的一系列官职。

“岳父银青光禄大夫,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颜真卿,祭亡婿常山太守薛白之灵,惟尔挺秀,英隽异才…”

脑海中那些旧事不停翻涌,往日里总被他嫌作不成器的学生,如今才知他的好处。

过去从不曾开口的称赞之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