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4章 北都重镇(3 / 4)

加入书签

甘六快步上前,低声道:“有支范阳兵马到了石岭关前,要我们开关放他们进太原府。”

石岭关地处太原以北,东靠小五台、西连官帽山,岭横东西,路纵南北,山势险峻,关隘雄壮,乃太原通往北方的要道。

自从大唐开国之初,武德八年,突厥骑兵曾逾石岭关入寇并州之外,此关隘已再无敌来犯过。

太平时久,石岭关当然也是允许商贩百姓通过的,张宪派遣心腹过去守卫,为的也是收缴些往来的商税。

这种情况下,若是有范阳兵马被拦下,只怕是因为来的人数不少。

“有多少人?”

“三百人,七八百匹马。”

“这么多!”张宪骇然色变,道:“为何要来这么多人?”

“我们还以为是安禄山兼任了河东节度使哩。”甘六道:“他们说是护送安禄山到长安当宰相。”

张宪道:“那便放他们过。”

“校尉说,前阵子听闻北边有契丹人来犯,韩节帅下令加强戒备,让我问问将军。”

“有甚好问的?”张宪根本得罪不起安禄山,果断道:“放他们过境便是。”

石岭关。

因为这一带的山路坡陡弯急,关城门洞也是细窄阴暗,又有官兵把守。何千年率部抵达之后,没有马上叩关,等着守军放他入境。

这次来,他得了不少吩咐。

河东节度使一职安禄山垂涎已久,可惜几番谋划都未能成功,其中,薛白也是多次阻挠。那正好,斩杀薛白的同时,巧取太原府,一旦成功,举兵反唐就再无后顾之忧了。

何千年不希望出岔子,所以给予了石岭关守军极大的耐心,那校尉要禀报就禀报吧。

终于,关城上有旗帜摇摆。

“将军。”有骁骑奔回何千年面前,禀道:“放我们进入太原了。”

“好,入关。”

因关城门洞细窄,范阳士卒于是两骑并行,排成长队,开始入城。

双方士卒相遇,执守石岭关的太原府天兵军显得细皮嫩肉、身形瘦削,因多年未曾经历战阵,身上根本没有杀气;相比之下,范阳军骑马入城,显得彪悍得多。

世人总喜欢把安禄山与大唐许多的名将相比,认为安禄山战功并不显赫,如此便容易忘了范阳军其实是长年与契丹、奚人作战的。至于王忠嗣担任四镇节度使以来,多数时候都是在陇右与吐蕃作战,并不敢轻易调动驻守北都的天兵军。

先过关的范阳士卒守在道路旁。

何千年策马走过门洞,到了太原府的境内,他嘴角当即扬起一丝笑意,像是看到了河东已成了安禄山盘里的一块肉。

“关城门!”

忽然有呐喊声从南边传来,与之同时而来的还有弯曲的山道上扬起的尘烟。

来的是有十余骑,人还未到,已经开始呼喝道:“范阳军不得无故擅入北都,勒令尔等立即离开,否则视同叛逆,诛之!”

“关城门!”

何千年当然不会退,相反的,他第一时间命令士卒们做好战斗的准备。倘若守军不识好歹非要驱赶他们,他便要以武力入太原了。

当然,这么做的话,三百人远远不够。但没关系,安禄山的大军就在北面不远的地方。

“我等不是无故前来,而是护送东平郡王前往长安!”何千年喊道。

须臾,对方那十余骑也到了,看起来并不像是太原府天兵军,虽也披着甲,但看不出来是哪支军队。

为首的是个军汉,长得是个普通老农的样子,没有故意摆出凶恶的表情,偏是杀气凛然,喊道:“圣人诏谕,安禄山留镇范阳,不必进京,尔等岂敢找借口入北都!”

一股浓重的凉州口音扑面而来。

何千年皱了皱眉,远远扫视着那十余骑,感受着那股久经沙场的气势,直觉认为这些人都是陇右军。

只有陇右军能有这样的杀气。

朝廷根本没有把陇右军调到河东,换言之,这些劲卒是某人带来的私兵。

那么,谁能以陇右劲卒为私兵?

何千年立即就想到了一个答案。

他抬起头,目光四望,果然见到不远处的山坡上有几人纵马而上,占据了高处观察着这里的情况。

“一定是薛白,他来了。”

何千年想到了高尚的嘱托,心知薛白既到,肯定是不会让自己顺利拿下太原,倒不如果断行事。

他遂毫不犹豫地扬起大刀,喝道:“杀过去!”

喊话的同时,他手中的刀已斩向了执守在一旁的守军,那守军以为大家都是唐军,根本没想到他会突然倒戈相向,当即被斩翻在地,眼珠子瞪着,透着怨气。

一时之间,范阳士卒纷纷效仿。

“安禄山反了!迎敌!”

薛白派来的十余骑兵嘴里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