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想做的事,为时不晚(1 / 2)

加入书签

年夏的家中有一间储物室。储物室的墙角里堆满了杂物,书,和画,储物室的墙上贴满了早年年夏父亲留下的线稿,设计稿,和半成稿。

年夏有心事的时候就会来这里,对着屋里发黄的物件发呆。

她没有办法回应顾明远,只能皮笑肉不笑地跟他打哑谜。

她说:“今天已经是十八了,这月色可大不如前。”

她又说:“今晚的蚊子也好多呀,我们快些回家吧。”

她又一次地,从他面前落荒而逃。

从前年夏的眼里,看不见别的,只有顾明远一个人。可是仔细想来,顾明远的眼中,除了她,还有更远的未来,理想和报复。她终于后知后觉,他们俩之间,一直以来除了实力悬殊,还隔着一条看不见的沟壑。

顾明远会为了理想和报复倾尽热情和努力,而自己呢,从什么时候开始,把“理想”丢掉了呢。

小的时候,年夏总是会好奇地绕在父亲年兆宇的身边,看他是怎么把脑海中的想法腾到画上,又做成了一件件好看的衣服。小小的年夏总是探着脑袋,睁着大大的眼睛,趴在桌子边缘,奶声奶气地说自己长大了也要像父亲一样,当一名厉害的服装设计师,设计好多好看的衣服,让大家都穿上自己设计的衣服。年兆宇总是会开心地抱她起来,说我们小年夏这么有天赋,将来一定会成为比自己更厉害的设计师。

可是年兆宇失事以后,年夏的人生受了迎头一击,画在纸面上的画再也鲜少五彩斑斓。再也没有人会像年兆宇这般把她抱起来举高,夸赞她是个有天赋的孩子,信誓旦旦地说她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厉害的设计师。

慢慢地,她只是习惯地还在画,她站进了人群里,绝口不提自己的理想。

“你在家啊,怎么不开灯?”

夏菲从外面回来,看到客厅有灯,屋里没人,储物室的门是开着的,就猜到年夏有心事。她走了进来,看见年夏孤零零地在黑漆漆的屋子里站着,靠在桌子边缘,手摸着墙上发黄的手稿,背影萧索。

灯亮起来的瞬间,年夏正红着眼,泪水沿着脸颊缓缓地往下流着。

她背对着夏菲,声音带着哭腔:“妈,我现在说我想接着学画画,是不是太晚了点?”

“‘年轻人,你应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上帝才愿意帮你把成功的大门打开,哪怕你已经80岁了。’这是安娜-玛丽-摩西回给一名粉丝的明信片,后来这名小粉丝成为了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摩西本人也是在58岁才开始自学画画,80岁走红,才闻名于世。”

夏菲轻轻地接着说:“年轻人,你什么时候想开始做喜欢的事情,都不会算晚。”

年夏擦了擦眼角的眼泪和鼻涕,转身抱住了夏菲:“妈妈,你真好。”

“你做什么啊,怪肉麻的。”夏菲有些嫌弃,但也不忘提醒她:“不过你要想好了啊,学艺术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多有天赋的人也一样会被湮没在茫茫人海中。你要为此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坚持,才能抓住机会,被更多的人看到,做你想做的事。”

“嗯,我知道的。”年夏窝在她的肩头,吸了吸鼻涕,“你也知道的啊,你女儿我有点一根筋,决定好的事不撞南墙心不死。若论坚持,我可是数一数二的。”

======================================================================

夏菲在吃早餐的时候问年夏:“一会要一起去看看画室吗?”

年夏嘴里叼着面包,摇了摇头,囫囵不清地说道:“我昨晚在网上查过了几家画室,上午准备去实地转转,再考察考察。”

她就着桌布跟夏菲开始比划起目前了解的画室大致情况。

“等今天实地考察后我会定几个初步方案。下午我要去雨熙家学习,等我晚上回来后再和你讨论细项的部分。”

夏菲吃惊地看着面前的小姑娘井井有条地跟她说着一项项安排,脑子里不知为何冒出了“专业”两个字。

“嗯?怎么了?”年夏咬了口手边的面包,疑惑地望向了沉默不语的夏菲。

“没事,”夏菲摇了摇头,“那你搞不定的话打电话给我。”

她突然觉得面前的小姑娘莫名地有些陌生。

年夏带了几张自己的画稿去几家画室转了转,有的老师在看到年夏的画稿时眼睛一亮,热情地问她学画画多久了。年夏也是去了实地考察,看到许多画室里很多复读生的眼里没有光,她才深刻体会到了夏菲那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什么意思。

等她了解得差不多了,她在画室附近打包上两份猪排饭,去宋雨熙家赴“学习互助小组”的约。

“我爸妈居然连周末都不在家陪孩子,都不知道生孩子干嘛。”宋雨熙看见年夏手里提着的猪排饭,眼神都亮了光:“我一个人都快饿死在家里了,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