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帝王疑心(1 / 3)

加入书签

几人各自打着算盘,谁也没注意,一个黑色身影蹑手蹑脚从角门溜出,直奔丞相府。

陆耀之惊讶道:“刺杀大殿下的匕首是西域玄铁制的,刺客是宝月馆的赏金猎人?当真?”

小厮张青拍着胸脯保证:“千真万确!小的三叔在大皇子府上当差,亲耳听到的。”

一个黑衣老头本在廊下站着,听见“三叔”二字,连忙把腰弯得更低一些,点头如捣蒜。

陆耀之从袖子里掏出一块碎银子,随手掷到三叔脚下,温声道:“辛苦三叔了。”

张三叔的视线从头到尾粘到银子上,银子甫一落地,忙冲上去弯腰捡起,啐一口吐沫,擦去银子表面的浮土,脸上笑容更添几分:“不辛苦,不辛苦,传几句话就能拿这么大块银子,简直天上掉馅饼了。下回再有这种好差事,可别忘了小的,小的保证把话一字不差带到……”

张三叔喋喋不休,全然未见陆耀之的脸色越来越阴沉,还是张青过去扯他袖子,“三叔快回去吧,出来时间久了,惹人怀疑。”

张三叔点头哈腰应了,一溜烟离开了,直到丞相府消失在视线里,才狠狠地啐道:“呸,什么玩意儿!”

见张三叔走远了,陆耀之才拧起眉头,对张青道:“你这个三叔,靠谱不?”

“公子放心,别看我这个族叔吊儿郎当的,但是对银钱看得极重,只要银子到位,没有他做不出来的事。胡公子的马受惊踩死人那事,就是他……”

陆耀之蹙眉一记眼刀,止住张青的后半句话,两人齐刷刷望向陆丰。

“西域玄铁在长安是稀罕物,在西域,倒也不算太难得。巧了,威远侯驻守凉州,出关就是西域。”陆丰脸上浮起笑容:“好,很好,我这就进宫一趟,你们好好查查宝月馆!”

陆丰抵达太极宫时,司徒铮正在汇报目前的线索。

“儿臣以为,此事所涉甚广,让李府尹一人查案,难免力不从心,需要给他配一名助手。”

这是陈贵妃出的主意。御街行刺不符合陆丰的行事风格,如今又查到凶器是西域玄铁所制,直接让驻守凉州的威远侯,以及威远侯的外甥司徒铮成了最大嫌疑人。众人皆知李云山是司徒铮亲信,就算他秉公执法查明凶手,世人也会怀疑他在包庇司徒铮。还不如再拉一人过来共同查案,真相大明之日,也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此言一出,反而把陆丰准备好的话给堵了回去。直到司徒佑问:“陆爱卿急着求见,所为何事?”

“臣与三殿下不谋而合,”陆丰到底做了多年丞相,立时改口道:“李府尹辖理长安城内大小事务,事多繁杂,确实担子重了些,理应配备助手帮忙。臣举荐御史中丞胡思年。”

在陆丰看来,胡思年素有公正严明的风评,却有把柄在自己手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司徒佑只当他对女儿横死之事耿耿于怀,立时允了:“胡思年这个人,刚正不阿到不通人情,也是他要弹劾老大,如此两案并查,倒也合适。”思索片刻又问:“这个宝月馆,是老二经常去的那个吗?”

司徒铮和陆丰齐齐噤声,此事涉及皇家颜面,谁敢肯定的说司徒钊经常去?

陆丰思索片刻,斟酌道:“胡御史曾弹劾二殿下出入宝月馆,与胡姬过于亲昵。”

司徒佑不动声色地“嗯”了一声,问道:“老二人呢?”

“二哥和苏姑娘在大哥府上帮忙照料。”

“嗯?”司徒佑眯起眼睛道:“他倒是兄友弟恭。走,去老大府上看看。陆爱卿,你好歹也是老大的亲舅舅,一起去吧。”

这话听到司徒铮耳朵里,是指责他一心查案,不关心兄弟死活;听到陆丰耳朵里,是指责他尚未查清事实就不顾人伦亲情。两人再次齐齐不做声。

司徒佑从两人面前走过,又道:“把李云山和胡思年也叫上。”

苏蕙宁和司徒钊分坐床的两侧,相顾无言,房间内安静到能听见针掉到地上的声音。就连御医们都觉得尴尬,除了必要的诊脉和送药,坚决不踏进房间半步,甚至后来连送药的差使也交给了开阳和茯苓。

茯苓把刚熬好的汤药放到床前的案几上,苏蕙宁刚想端起来给司徒钧喂药,司徒钊立马抢过来:“苏姑娘当心烫着。我皮糙肉厚的,这种粗活我来就好。”

他抢得有些着急,不防备汤药确实很烫,手一触及药碗,立马触电般缩回,忍不住发出“嘶嚎”的声音。

苏蕙宁看到他窘迫的样子,情不自禁笑出声来:“还是我来吧。”她用手帕做碗垫,稳稳当当端起碗,将汤药舀起,晾置片刻降温,再送入司徒钧嘴里。

司徒钊看见她一勺一勺认真给司徒钧喂药,竟然莫名地有些酸涩,问道:“苏姑娘,你和老大,嗯……我的意思是,你和大哥,是不是很熟?”

苏蕙宁不明所以:“不熟啊,为什么这么问?”

“没什么,我想着你们都在京都,不像我,一年也就回来几天,大概会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