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一刹那的夺命惊魂(1 / 3)

加入书签

副将推她们冲出包围圈的时候只说了一个字:

跑。

于是长孙氏护着窦氏,江绫护着长孙氏,后面还跟着努力挤出人群来的邕娘,拉着一脸慌乱的柳息,五人也不知东南西北的朝着芦苇荡深处跑去。

那些农夫,本来也只是为了劫财,再加上有副将他们拦着,一时也没有追上来。

但五人也不敢停,万一贼人起了杀心呢。那都是些亡命之徒,谁敢保证他们不会做什么事情。

跑出很远,远到听不见那么明显的打斗声,她们才敢放慢脚步,找准一下方位。

江绫抬头判断,现在是下午,太阳的方向就是西南,她们背对阳光,那就是面朝东北。

高丽就是东北,所以往怀远镇也要往东北。

“都快走到高鸡泊了,是不是离涿郡也不远了。”窦氏问。

邕娘搀着窦氏,回答:“咱们脚程慢,真走过去还不知多久呢,路上还有匪徒,不如找个安全的地方等着二郎他们来找。”

长孙氏也劝:“邕娘子说的是,阿娘不要担心,二郎想必也在回程的路上了。”

她们竟然都相信李世民一个未满十六的娃娃。

江绫不服。

这未卜先知的能力不应该是属于她一个人的吗。

几人又走了一段,能明显感觉到原本就潮湿的土地竟越发的湿润起来,江绫觉得不对,赶紧停下来叫住她们。

“咱们不能往前面去了,脚印越来越深,恐怕前面是湖泊或者河流。”

芦苇多生长在湿地或大泽,往往是有湖河作为依靠,而在不熟悉的情况下又有芦苇的掩盖,很容易一脚踏进水里去。

长孙氏闻言也在地上踩了踩,只见不需她用力就留下了一个浅浅的印子。

说道:“可也不好停下吧,我记得高士达是于两年前在高鸡泊造反的,想必他们常藏身此处,对环境很是熟悉,若咱们不继续走,匪徒一旦起了心,追着我们的痕迹寻来怕也不难。”

江绫:“那还是回到外圈去,找个不会踩出脚印的地方躲起来,这芦苇丛高,蹲下来应该很难发现。”

她比划了一下芦苇丛的高度,像绿色的新生的芦苇也就半人多高,旧的,枯黄的芦苇杆怕是要有两三米高了,非常适合藏人,不然一直戒备的副将怎么会没有发现那群土匪的埋伏呢。

长孙氏点点头:“可行。”

几人又向回走,寻寻觅觅才找了一块儿众人都觉得合适的地方躲藏下来。

不想弄脏窦氏的衣服,心怀有愧的江绫还贴心的想到了撕一块儿衣服下来这样的方法。

可惜李家一点没虐待她,给她穿的可不是发糟的旧衣服,江绫扯了半天一点没破。

没办法,她只好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来递过去:“地上湿凉,娘子垫一下吧。”

但,窦氏很不给面子,连理都不理。

邕娘不明所以,还要伸手去拿,却被窦氏制止了:“不拿她的,我不要。”

说着,还别扭的拉着邕娘跟她一起往边上坐了坐。

得。

小学生行为已经出现了人传人现象。

江绫无奈,衣服都脱了,顺手就问长孙氏:“观音婢姐姐,你要吗?”

长孙氏轻蹙一下眉头,环顾四周后,小声的歪到江绫耳边说道:“妹妹还是穿回去吧,不雅。”

说的江绫低下头看了一眼身上还有两层衣服的自己。

……

行吧。

江绫弱小的裹紧自己。

天会黑,人会变,三分感情七分骗。

江绫做出一副沉痛的模样仰天长叹。

“其实吧,我有心病。”

窦氏睨她一眼,就想看看她又作什么妖。

“是我自幼不爱读书,为了识字就念了许多话本,看了好多男男女女的爱情传说,中毒颇深,总幻想有个德容兼备的男子同我表白心迹,为我违抗父母之命,我们的爱,为世所不容但两人相知相守,不惜天涯浪迹,何其浪漫。”

“违抗父母之命?”邕娘也不懂,“那岂不是成了私定终身?”

“是啊。”江绫的表情夸张极了,“我曾向我爹发誓,这辈子非遇见这般男子不嫁,我爹也是说我实在是无药可救。”

江绫挖空心思,果然得了窦娘子一通骂:“我看你也是病的不轻。”

江绫面色凝重的点头认可。

就听窦氏又说:“得成个亲治一下。”

“嗯。”

嗯?

江绫赶紧否认:“不……娘子不是这样的。”

她手舞足蹈的解释道:“其实,可能,我就是……年纪太小……一时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对吧,您想想您年幼时候,还可以问问观音婢姐姐,她肯定也读过不少这种文章吧,但是长大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